这点治粟内史觉得也不行,于是期待看着嬴政,希望他的君上和他心有灵犀,拒绝嬴子瑜的无理要求。
可惜,这次嬴政注定要让治粟内史失望了。
嬴政沉思了一下,“朝廷包吃包住,大秦还是能做到的。”
其实包了服徭役的人的粮食,百姓怨怼之声就会少很多,嬴子瑜觉得暂且如此应当可以了。
一番商讨之下,嬴政和嬴子瑜都非常慢,只有心里打着算盘、满头大汗的治粟内史不开心。
巨大的财政赤字仿佛就在他眼前,让他如何能开心?
嬴政祖孙二人循着水泥路走了有一段路了,刚好也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嬴子瑜就顺带观察了一下。
不看不知道,嬴子瑜就发现,越靠近咸阳城的役夫们的午饭就越扎实,越远离咸阳城,他们的午饭就不肉眼可见比不上咸阳城内的。
嬴子瑜立刻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嬴政,希望引起嬴政的重视。
甚至嬴子瑜最后还非常义愤填膺的说道,“我原本以为在大父你的眼皮子底下就不会出现这种阳奉阴违的事情,结果居然还有,这不就是不把大父你放在眼里吗!”
嬴政听完之后也是一样的想法,还好身后治粟内史及时解释道,“君上容禀,不是这里官员小吏贪污,而是这边才是正常的供给标准。
咸阳城内的役夫的午食之所以会好一些是因为咸阳城内一些豪富自发捐赠的,具体捐赠多少臣都记录在册,以待君上后续查看。
君上明鉴,臣等万不敢贪污克扣,寒了君上和百姓的心啊。”
有了治粟内史的解释,嬴政才放下治罪的打算。
只是因为这次的乌龙,嬴子瑜倒是想起一个之前忽略的点。
“大父,如治粟内史所言,在咸阳城内,您目光所及之处,这些官员碍于您的威严不敢贪污,所以朝廷拨下多少粮食,这些粮食都能用到百姓身上。
但是您总有力有不逮的地方,那些远离咸阳城的地方,那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那些您的威严威慑不到的地方怎么办?
那些地方才是最容易出现随意克扣贪污的事情啊!”
嬴政微笑着看着嬴子瑜提出自己的担心,但是这件事情早在嬴子瑜想到之前,嬴政早就和群臣商讨过了。
以往这些供给,比如赈灾所用的,大部分都是朝廷拨款和地方自筹相结合组成的。
甚至为了方便,当地收上来赋税之后,会留存一大部分进入当地粮仓,用于救急,交给中央的只够中央甚至是皇室用度。
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时候,王朝末年起义非常容易,至少抢了一郡粮仓就能解燃眉之急。
但这次不一样。
“这次,甚至是往后,所有用于徭役、赈灾的粮食都由中央统一调度,从中央直接拨出。”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能杜绝官员层层剥削的可能性。
这个方案是大秦官员想了很久,商议了很久才达成一致的。
虽然从中央直接拨款很麻烦,会有损耗,但是这些损耗比起贪污来说是嬴政能接受的。
更不要说以后全国主干道的水泥路铺设完成后,走水泥路消耗会大幅减少。
“可是,即便是中央拨款也有很大的可能被当地郡守私吞啊。”
不是嬴子瑜非要做杠精,而是她在前世听过的古代贪官污吏的故事有很多。
中央拨款说直白一点不也就是一方监督,纯看当地郡守的良心和人品了。
嬴政很高兴自家小孙女能想到这点,于是给解释道,“除了中央拨款外,大秦在地方上还有御史呢。”
御史的职责就是监察朝廷官吏,也包括监察地方郡守是否贪污受贿的。
只是话又说回来了,御史和郡守都是在同一官员体系中的,两者之间的监督本质上依旧是体制内监督,还是单一监督。
不能说没用,但是很容易形成联盟,监督制度容易被瓦解。
想到这里,嬴政觉得这个问题有空还需要找百官商讨一番。
倒是嬴子瑜对百官商讨能找到一个好办法抱有怀疑态度。
在嬴政和嬴子瑜各有心事的时候,路边一个端着碗的,好像观察了他们很久的中年人突然起身朝他们的方向走了过来。
一遍过来还一边大声说着,“贵人似乎遇到了烦心事?”
也许是因为服徭役的原因,这人身上十分邋遢,脸上手上满是灰尘不说,最重要的是整张脸就一双眼睛能看。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唯一能看的就是身上的衣服比较完整。
只是即便衣服干干净净,他也是不速之客,他要想凑到嬴政面前,真当嬴政身边的护卫是吃干饭的?
所以这个邋遢的中年男人刚走了几步路就被护卫拦住了,护卫动作不会轻柔,这就导致男人手里的碗掉在了地上,午饭泼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