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怀此刻像一个终于沉冤昭雪之人,给了王翦他们一个没想到吧,我是友军的眼神,开口道,“君上圣明,臣这里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君上愿不愿意接受。”
“爱卿何必如此客气,但说无妨。”
“臣建议,君上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一次考核,不设置限制,只要有才就都可以过来参考,考核通过的就能成为大秦储备人才。”
嬴政大喜,直接从高位走了下来,拉着甘怀得手连连叫了好几声爱卿。
其他人则是面无表情的看着面前的场景,他们觉得刚刚甘怀说的话非常的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一样。
哦对了,昨天他们家君上早就说过同样的话了,甚至甘怀今天一字不落的重复了一遍。
怎么,连改都不改吗?这么猖狂吗?在他们面前都不演了?
嬴政甘怀好一番明君贤臣的表白之后。
嬴政拉着甘怀的手突然顿住了,又苦恼了起来,“爱卿有所不知,虽然如今考核可以让寡人找到一些沧海遗珠,但是毕竟士族阶级人才有限,寡人担心即便是把人全部找全了也没办法满足需求。”
懂了,君上第二个计划需要借人之口说出来了。
李斯看着甘怀得意的样子,内心十分不爽,抢了自己功劳的贱人,不能让他独得恩宠。
于是抢先回答道,“君上不用担心,士族之内人才有限,但是如果将人员范围扩大到全体百姓呢?
刚刚甘内史也说了,大秦地大物博,人自然也多,大秦平民之中也会有那些有智慧的人。
另外,士族女郎虽然一直处在闺阁,但是接受的教育也不会比男子差,都是大秦子民,她们也可以为大秦出一份力的。
所以,臣建议,君上不如特设恩典,准许这类人也能参与考核?”
嬴政故作沉思状,李斯再接再厉,“君上,现在最重要的是大秦统一,万万不能因为这些小事,阻拦了大秦一统天下的步伐。”
李斯说完,甘怀也立刻表了忠心,“李廷尉言之有理,请君上为了大秦三思。”
嬴政扶起李斯和甘怀,又看了看在场的其他人,“各位爱卿怎么看?”
王翦、蒙恬自然是支持的。
“其他人怎么看?”
被称为其他人的大臣们,他们很想说不愿意,不赞同,但是在一个出头鸟表态拒绝后,嬴政转头就把人家继承的合法性剥夺了。
这一刻他们想到了,刚刚一直说的都是嬴政换了几个继承人,但是没说换了继承人之后没多久,原本的族长就“退位让贤”了。
因此,即便大家不愿意,还是同意了嬴政的意见。
甚至有些人事后还安慰自己,与平民和女子一同参与考核而已,没什么可怕的。
甚至家中女子能参政也就多了一份可能性,很好。
所以事情能很快推行下去。
赵子瑜听完之后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秦始皇居然这么会演戏?
第107章
听完公子高带了点艺术渲染的故事,赵子瑜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始皇帝是不是ooc了?
虽然从现实角度出发,秦始皇这样做才是正常人的反应,但是赵子瑜脑海里对秦始皇的印象还停留在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总是冷脸对着臣子散发王霸之气的至高君主上面。
“君上就该是天上天下,唯朕独尊的那种。”
公子高非常诧异,自家小侄女怎么会有这么危险的想法,他一个没啥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小鱼儿口中的这个形象直接奔着暴君去的。
而且,抛开其他不谈,“咱们君上所作所为还算不得唯他独尊吗?”
在朝堂上跟某个臣子一唱一和,完全不听其他人的意见,固执己见的就把政策推行下去了,某种意义上,也很霸道了。
可是按照小说套路,这才哪到哪。
公子高给了赵子瑜一个脑瓜崩,“你之前还跟我说不要沉浸小说,自己倒好,先沉浸了。”
赵子瑜有心解释,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口,她总不能说这是后世的人的刻板印象吧。
所以给了公子高一个你不懂的表情之后,就把头转向了自己姑姑,“不跟仲父你胡扯了,我还是看姑姑努力读书比较顺眼。”
说不过就逃避,跟谁学的?气的公子高想使用一下长辈的权力。
刚刚还一边听故事一边抄写书本内容的阴嫚,写完最后一笔就停下了,然后猝不及防对上了赵子瑜目光灼灼又十分认真的眼神,惊讶之余又有些好笑,“你这样一直看着我做什么?”
赵子瑜十分认真的回答道,“姑姑,我看的不是你,而是大秦未来的第一位女官。”
赵子瑜这话夸到了阴嫚的心坎里去了,阴嫚矜持一笑,谦虚的说到,“第一不敢说,第二还是勉强能拿到的,毕竟人外有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