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194)

作者:文覃 阅读记录

“这是咸阳城的书店里目前最火的小说,甚至改编成戏,在各个戏台轮流上演,观者如市。

讲的是一个受尽宠爱的公主偶然间对丞相之子一见钟情,期间不断制造偶遇,高调表白。

最后痴心不改的她感动了丞相之子,两人完婚。

但是婚后公主发现,丞相之子只是利用她,完全不爱她,遭受打击的公主最后含恨而终。

而丞相之子最后虽然意识到自己爱着公主,但也只能守着回忆,孤独终老。”

在李由的一顿安利之下,仆人带入李由和公主,眼前仿佛看到了他们的未来——阴嫚香消玉殒,李由孤独终老。

“少爷,你以后居然会因为权力和公主分道扬镳,死生不复相见!”

真渣!

“所以为了不让悲剧发生,我要把一切摁死在摇篮里。”

仆人想了想,问道,“那少爷,你预备怎么做呢,对方是公主诶,态度不能太强硬的。”

仆人想到自家少爷曾经拒绝老爷的要求时,那鱼死网破的态度,担心的提醒了一下。

“你当我是笨蛋吗?即便公主对我有所图谋,但她依旧是公主,我当然是好言相劝,委婉拒绝啊。

不过总归是我对不起公主,往后公主若是有所怨言,甚至打骂于我也是正常的,只盼望她消消气吧。”

“那要是公主依旧爱着您,非您不可呢?”

李由思考的动作一顿,最终无奈叹息,“那我只能好好爱护公主,告诉她我也爱她,不让她走上悲惨的结局。”

李由目前奇怪的担心阴嫚一点也不知道,也好在阴嫚不知道。

第81章

在李由走后,扶苏和张良就开启了交替给赵子瑜科普匈奴历史的模式,讲述匈奴在边境为非作歹的斑斑劣迹。

这两个人都只有一个目的——让赵子瑜明白,匈奴不是一个良善的民族,同他们做交易不外乎与虎谋皮。

“所以小鱼儿,你能明白吗,你以为在和他们做交易,但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小儿抱金,招摇过市,弱小可欺。

他们会乖乖遵守你的规则?直接上手抢可比交换财物方便多了。”

扶苏在张良“恐吓”完之后,接着苦口婆心的劝道,“蒙家长期驻守在大秦的边疆,一刻不敢懈怠,乱时与匈奴作战,匈奴退去后还要修筑长城。

为的就是用长城,将匈奴抵挡在外边,让边境百姓免于战火纷扰。

大秦不是没想过和匈奴和平共处,但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匈奴不可信,更讲不了道理。”

说到后面,扶苏的语气中甚至带上了对匈奴的怒气。

赵子瑜知道,在这个时代,对匈奴仇视才是政治正确。

如果她贸贸然说什么民族团结之类的话,不仅不会让他们接受,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有病。

于是赵子瑜在扶苏和张良的连番劝说下,表面受教了,然后转而问了扶苏一个问题,“阿父,小鱼儿想知道,如果大秦和匈奴开战,胜负如何?”

扶苏非常自信的说了一个数字——三七。

“若是现在大秦专心一意的和匈奴打,肯定是能胜利的。

现在和匈奴打的有来有回,甚至略显疲态只是因为大秦目前的精力在秦楚战场上。”

这个数字赵子瑜不是很满意,“有全歼匈奴的可能性吗?”

赵子瑜问的很理所当然,但是也让扶苏的话堵在了喉咙口。

“虽然无法全歼,但是大秦将匈奴打的十年不敢侵犯大秦边境还是有可能的。”

“那十年之后呢?再打一遍吗?”赵子瑜追问。

扶苏点头,匈奴的生命力太顽强了,只要有漏网之鱼,多年后又会成长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但是阿父,这样完全就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啊。”

不断的打仗就是不断的伤亡。

在扶苏和赵子瑜父女俩争辩的面红耳赤时,张良开口了,“匈奴所在的地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他们很熟悉,但是我们自己却不熟悉。

天然的地形和生存因素也让匈奴能征善战,所以能把他们抵挡在长城以外已经是很好的,伤亡最小的选择了。”

即便是不待见大秦,张良也不得不承认修建长城的必要性。

赵子瑜却有别的想法,“匈奴不好全歼的原因是他们太散乱了,那集中起来不就好管理吗。

就像大秦百姓一样,编户籍,组什伍,建村落。”

扶苏笑了笑,自家闺女还是太天真了,“匈奴之所以是游牧民族,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地方不适合耕种,只适合放牧。

一块地方的牧草被牛羊吃完了,他们就需要换地方,他们不能,不会也在一块地方一直多待。

因此你说的像大秦百姓一样管理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