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192)

作者:文覃 阅读记录

“如此一来我们就扣住了匈奴的命脉,到时候他们要是不听我,我们直接经济制裁。

这样,匈奴不就只能乖乖听我们的话了吗,边境的隐患也能消除了,一举两得。”

“但是小鱼儿你可知道,即便匈奴按照你的想法,乖乖跟我们通商,我们大秦百姓现在除了自己生存所需要的一点粮食以外,其余的已经全部送去了边境战场。

所以就算是举全国之力,能够和匈奴交换的也不多。”

在知道赵子瑜居然想把想法打到匈奴人身上的时候,扶苏立刻用现实打消了赵子瑜不切实际的想法。

不只是扶苏,就连张良和李由都觉得赵子瑜这个想法非常的天真,匈奴狡猾残暴,最后只会挥师南下,抢掠物资。

李由也劝道,“匈奴人养的牛羊马匹是不错,如果小鱼儿真的想要,叔父可以托人帮忙买一点过来。

但是与他们通商这种事情,小鱼儿你还是不要想了,这不是你一个小娃娃能做成功的。”

赵子瑜当然只是想想,她也知道单靠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和匈奴通商,一个不小心被扣上通敌叛国的罪名,他们家还要不要活了。

赵子瑜感慨了一句,“所以这个还要靠国家出手啊!”

张良看到赵子瑜居然对秦王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好心提醒了句,“我看现任秦王政的处事风格完全是暴力碾压的姿态,让他走迂回战线怕是比登天还难。”

赵子瑜觉得张良这话很明显对始皇帝有偏见。

按照她朴素的观点,君王治国肯定是秉持着“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态度,只要有利可图,只要皇帝不昏。

不过现在她没必要反驳张先生。

而扶苏见赵子瑜完全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只能更加直白的说,“小鱼儿,阿父的意思是,抛开君上的想法和大臣们的阻拦,即使未来大秦统一了,短期内能够用于交换的粮食也不多。”

扶苏的侧重点不是君上同不同意,而是大秦,现在很穷,未来更穷。

不过扶苏的担心完全没有影响到赵子瑜的信心。

“所以现在李由叔父做的事情是非常有用的,只要粮食增产了,一切不就好起来了吗?我相信李叔父。”

赵子瑜没说的是,说不定等以后粮食增产的方法研究出来了,大秦已经被胡亥折腾没了呢,那时候群雄争霸,谁还能管她?

到时候大父如果起兵,他就让大父给自己便宜行事,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张良现在对大秦未来统一的说法已经不敏感了,听到说以后要靠李由还推了他一把。

被推搡的李由瞪了一眼张良,“你做什么!”

“小鱼儿说以后要靠你,你不说点什么吗?”

李由无语,他能说什么,说谢谢看得起吗?

就走两步路的时间,自己身上的重担就增加了不少,居然承担起消除匈奴威胁的责任了。

赵子瑜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有曾经管仲经济灭国的成功案例在,我相信李叔父一定会成功的!”

总觉得这话在哪里听过。

李由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后像是认命一样答应了赵子瑜的豪情壮志。

作为和李由斗智斗勇了一段时间的老对手,张良一下子就看出了李由欲言又止背后的野心。

所以在李由仿佛被强迫应下这件事的时候,毫不留情的戳穿了他。

“小鱼儿认为李兄是第二个管仲,说明对李兄的评价很高,李兄难道不开心吗?”

张良的戳穿让李由努力压制的嘴角彻底压不住了,不装了,“管仲不敢当,但是成为管仲那般的良臣是我毕生的心愿。”

说着还给扶苏试了个眼色。

扶苏没眼看这个乐观的友人。

李由说了一番理想抱负后,想打了鸡血一样立刻想投入研究事业中去,“好了,时间紧急,我要赶快回去做研究,绝对不能让小鱼儿失望。”

李由转身要走,但是被突然想起一件事的赵子瑜叫住了。

“李叔父,有件事要跟你说一声,之后我姑姑阴嫚可能要在你的研究室旁边弄一个羽绒加工厂,到时候你看见阴嫚姑姑不要太惊讶啊。”

原本赵子瑜给阴嫚找的地方在公子高造纸厂的附近,赵子瑜想简单把工业区和农业区分开。

但是阴嫚偏不要,就看上了这边的庄子。

“姑姑是因为李由叔父在这边,所以才想过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吗?”

听到赵子瑜离谱的猜测,阴嫚整个人都很无语,“姑姑做的是羽绒加工,靠近你的养殖场才是最方便的。

再说了,你所有的产业都在这边,以后巡视也方便,姑姑这是为你考虑!”

当时阴嫚说的义正词严,不带任何私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