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的思绪从回忆中飘回现实,目光落在正透过车窗好奇张望的奥德莉身上。他了解她——那个六年级时连他都提防了好几个月的奥德莉,绝不可能在短短两个月里就和达米安熟络到这种程度。
哈利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把这件事列入了自己的重点关注事项。当然,是悄悄地关注,免得惹恼奥德莉。
第85章
帕特丽夏陈年近半百,看起来却像刚刚步入盛年。她的年轻感并非来自医美或妆容,而是一种从内而外散发出的活力。
她的披肩长发自然垂落,柔顺如丝。修长的颈项上戴着一串光泽极美的珍珠项链,每一颗珍珠都圆润饱满,显然价值非凡。
“皮斯利教授对你赞誉有加。”帕特丽夏热情地说。“我也跟着他实习过,那时他刚在密大任教,已经是一位很资深的探险家了。”
奥德莉又听帕特丽夏讲了一些她的冒险故事,越发觉得对方是很潇洒不羁的性格,忍不住好奇地问:“您现在是退休状态吗?会不会怀念以前的生活?”
帕特丽夏爽朗地笑起来,连眼角的细纹都散发着魅力:“我只是想趁父母还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至于退休,调查员哪有真正退休的?在听到使命或好奇心的召唤时,我们总是会毫不犹豫地再次出发。”
奥德莉会心一笑,又听见帕特丽夏继续说:“东南亚有许多古老的遗迹和流传至今的传说。在纯粹的西方文化视角下,由于对当地文化缺乏理解,很多人是无法真正读懂它们的。就像当年英国人在埃及的考古——他们固然学识渊博,却总是忍不住用自己的框架去解读异域文明。现在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东南亚的无形之术,以及它背后的文化与思维方式。”
“您说得很有道理,我也注意到东南亚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且深厚,却经常被西方的研究者忽略。他们往往只是在某个故事中对其一笔带过,或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殖民者留下的影响上,而忽视了本地人的信仰、仪式和传统。”奥德莉认同道。
帕特丽夏说:“没错,这些珍贵的资料如果失传就太可惜了。我想写一本书,系统地将它们记录下来。”
奥德莉立刻说:“我很期待拜读。”
两人相谈甚欢,直到餐后水果被端上来,帕特丽夏才想起去问奥德莉联络她的原因。
奥德莉把已知的信息告诉了帕特丽夏,没想到后者并不惊讶,而是说:“其实我家里也传下过一枚玉佩,上面的数字为五。你的猜测没错,这是一个很古老的传闻,据说集齐五枚玉佩便可以打开被封印的地点。”
“那您知道是哪里吗?”奥德莉激动地问。
“马鲁古群岛。”帕特丽夏说,毫不意外地看见奥德莉的眼神中露出茫然,耐心地为奥德莉介绍起历史。
马鲁古群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东部海域,因盛产丁香、肉豆蔻和豆蔻等珍贵香料被誉为“香料群岛”。数百年来,它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吸引了无数航海者与殖民者的目光。
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最早抵达并试图掌控群岛,但随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西班牙、英国与荷兰加入了激烈的争夺。最终荷兰胜出,将马鲁古群岛纳入其东印度公司体系,并实施严酷的殖民统治。
群岛由上千座大小岛屿组成,地理环境复杂而分散。在殖民者到来之前,岛上居住着以美拉尼西亚人为主的土著居民。他们拥有深厚而多样的文化传统,信仰体系融合了原始泛灵信仰、海洋崇拜与祖灵祭祀。
然而,殖民者为美拉尼西亚人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由于战争、疾病与强制劳役,美拉尼西亚人的数量急剧减少。到了荷属东印度时期,大批马来西亚移民迁入群岛,伊/斯/兰教随之传播开来,随后又有基督教传教士到来。土著居民的信仰逐渐退居边缘,许多古老的仪式与语言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湮没。
“尽管这样的事情在大航海时代并不罕见,但每次听到时,我还是会感到愤怒与悲哀。”奥德莉语气沉重地说。
帕特丽夏的神色也颇为凝重。她轻轻点头,又继续讲述起自己的家族与群岛的渊源。
“我的祖先原是中国的商人,为躲避战乱于十五世纪末随船南下,辗转来到南洋。几代人后,他们在马鲁古群岛落地生根,并与当地人通婚。”
奥德莉不由自主地打量起帕特丽夏的面容。那张脸似乎融合了多种族裔的特征,却又难以归类。她不是人类学家,无从分析其中的血统线索,只能凭直觉将她归入“亚裔”这个宽泛的范畴。
“我的祖先从土著巫师那里得知了他们对海神伊沙尔纳露萨的信仰。美拉尼西亚人将其尊称为‘潮汐之母’。”帕特丽夏简要地讲述着。“据说,凡人只能感知到其投影,那是由触手、鱼眼和巨大浪花组成的一团奇异的存在。当祂在潮声与梦境中发出呼唤时,一些子民的血脉会被唤醒,鳞片悄然在他们的皮肤上生长,预示着他们终将回归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