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刚刚没站出来,不要又要顶一个指指点点的罪名了。
苏舜钦后知后觉,他此时毅然决然出声。
“陛下,臣以为可以加强辽国经常劫掠我们的地方的戒备,同时重点对西夏方面出兵!辽国现在未必有直捣黄龙的意思,但西夏初生牛犊,甚至已经想要陕西路的布防,所图甚大,我们大宋用它来杀鸡儆猴,也最合适!”
居然有一个出来支持的。
苏景和没注意到是苏舜钦支持,他现在满脑子都是。
【不愧是皇帝,难道这就是心理博弈?著名的破窗效应,当想要开一扇窗户的时候,比如要和西夏开战,就先提出打破一扇门,这样……】
不是,嗯?
宋仁宗本来是想要在苏景和心里塑造自己的英武不凡的形象的。
现在怎么塑造的是老谋深算的形象啊?这不对吧?不要乱脑补啊!
第19章
原来陛下竟然是这么想的吗?
苏景和这个家伙的构思一出现,其他人还真的被他的思路带跑偏了,顺着一想,感觉也确实如此啊!
毕竟真两面开战反而天方夜谭,饭要一口口吃,他们大宋也不能一下子就变成秦汉那种军事力量特别厉害的状态。
但这样的话,合理了不少。
宋仁宗发现,就连吕夷简看他的目光都带上了欣慰后,彻底不好了。
哄不好了!
怎么能把朕想成那种人!我有那么老谋深算吗?
“陛下所言极是,我大宋实力也并非不济,真努力一把也未必不能同时对辽和西夏动手,再加上有我等里应外合,必定能够把两方耍的团团转!”
五人之一来不及表忠心的那一位,这时候抓住了朝堂的半分钟安静时间,鹤立鸡群,想要在陛下面前展示自己的一颗红心。
只是——
陛下并不领情。
宋仁宗听完他说得,都开始思考,自己还是坐实老谋深算吧,比这种没脑子的莽夫好。
【看来也不是每一个被拉拢的都有价值,看看人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对画的饼也没那么相信,现在再反水也有价值,哎……我要是当卧底,估计也是这样吧,看起来蠢蠢的。】
明明没有指名道姓,但这种阴阳怪气更让人受不了。
那人都没等到陛下开口,就被气晕过去。
“太医,太医来看看!”
“这种情况泼水就好了吧?”
“不是,你们兵部平时在做什么啊?泼水?”
一阵兵荒马乱,苏景和也是云里雾里地就跟着下朝了。
“不知道为什么,上朝的时候明明很困,下朝就庆幸了起来。”苏景和跟陪着他一起走路的摸鱼搭子宋十一如此说道。
宋十一差点就想要附和了。
毕竟这一天天的,净看八卦,还有用心声挑事儿了,能不觉得这早朝有意思吗?
但出于一个正经打工人的心态,宋十一还是放弃了这么说,转而开始职场高情商。
“为国为民,自然精神抖擞。”
听起来能说这话的,不是伟人,就是伪人。
苏景和能不知道自己和宋十一有几斤几两吗?可不敢把自己每天摸鱼的事儿放到这种高度上,借口自己要回去忙工作,就和宋十一分道扬镳了。
“你这话也太奇葩了,人家怎么可能会接。”苏舜钦走过来,和宋十一分析刚刚的事儿。
战后复盘的既视感,宋十一参与感也是很强,“可是这么说比较有格调。”
“他就不是个有格调的人。”苏舜钦摇了摇头,“对了,快考试了,他家那位小叔有没有做好考前准备啊?”
“应该准备好了,说来也是奇怪,我之后又问了大苏,他的乡试成绩,不算太差,中规中矩,按道理这样的水平吊车尾通过科举也没问题。”宋十一对苏洵的科举也上心,他这些天都找*机会去和苏洵一起参加各种文会,眼瞧着比苏景和这个亲侄子都要尽心。
这不,已经和苏洵交换了称呼,对方喊他小宋,他喊人大苏。
“可能是对春闱更害怕吧。”苏舜钦最近也有了代入感,“忙活他们家的事儿太多了,我这些天都在做梦,梦见自己又上了春闱考场,但是考卷上的内容我竟然一点也不知道怎么作答。”
苏舜钦都做好听宋十一嘲笑的准备了,结果一看,宋十一也是一脸心有余悸。
两人长叹一声,“哎,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
给他们俩逼成什么样了!
要是他们俩没解决,估计这四年他们大宋都不好过,总要有人帮助苏洵渡过这个“难关”。
“你小叔他有没有提前买好纸笔,有没有多锻炼一下,别到时候身体吃不消,你做的那个保温杯,研究出来保温的食盒了吗?到时候带着,也别吃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