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辽国自己也没办法靠自己养活诺大一个国家,原本是靠大宋,以战养战。
他们和大宋打西夏,最后还要贴钱治理的状态不同。
人家打大宋就直接当钱袋子再打,不管赢了输了都有钱,还不用后续维护,大宋自己会自己再茁壮成长继续给钱。
但现在不行了,大宋不是这么好捏的软柿子了,他们要转向打周边的其他国家。
这内忧外患,得到的钱还没有预期的多,百姓也开始怨声载道起来。
总之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大动作,让耶律宗真本来就不好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
【原来辽国还是有聪明人的……还是就在面对大宋的时候才有这样的脑子。
居然能想到让大宋的科举失去公信力。
要真的作弊被发现,不管真的假的,他们都可以渲染成真的,然后再造谣以前的科举可能也有这样那样的黑暗面……
虽然文人造反,三年不成,但是文人的笔杆子也是最厉害的。
到时候直接狂写大宋的不好,总有人会“揭竿而起”,再次让大宋失去现在的和平状态……
嗯,真是很聪明的主意啊。】
“原来!”
“公信力,对,就是公信力!”
有人听到苏景和的分析,更是醍醐灌顶,他大声附和着苏景和的话。
“国家失去了公信力,那百姓就不会听我们的了!”
欧阳修能不知道这件事吗?他本人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好官,信奉的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查,严查究竟是那些人,通敌叛国,联合辽国的人做出这样的勾当!”宋仁宗听着苏景和的话,也是觉得相当有道理,他当即就下令,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人。
【哎,这事儿应该不会闹出来吧?万一闹出来要怎么办呢……
要不要直接先带着刷一波皇室好感度,维护一下呢……】
苏景和说得这话又让大家不理解了。
“怎么刷?皇室好感度?又要怎么维护?你听明白了吗?”韩琦戳了戳就在他旁边的范仲淹。
“应该是要做一点让百姓信任的事儿?但是现在做什么事儿会让百姓不相信科举作弊这样的事情……”
范仲淹不理解,他想不明白其中有什么能做的。
苏景和没有说文坛究竟是那些人在作祟。
但是成功让本来是欧阳修一个人的战争,现在变成了一群人的。
大家开始轰轰烈烈、八仙过海,用出各自的手段,不仅仅是在政治上开始限制被找出来的人的个人、宗族的权益,甚至在努力地写诗词作文章,试图让自己在文坛更有话语权,从而让一些没本事反而作妖的人被挤出文坛!
大概是又过了五天,苏景和回家的时候终于又在家里刷新出来了自己的小叔。
“嗯?怎么这次回来了?不是说在春闱放榜之前都不会回来吗?”苏景和有些惊讶。
苏洵是真的相当靠谱的一个人,他说得事儿也很少会不完成的,特别是在他相当看重的学生上面。
“他们的事儿我都已经帮他们看过了!”
实际上苏洵也是懂自己的实力,没有过多插手,也就是把自己当年的备考流程当做范例,让学生们也都注意。
甚至倒贴钱给不少人补充了文具、被褥这些,生怕他们因此在考场上受罪。
至于现在回家嘛。
“来,看看我最新的作品,你觉得如何!”
苏洵拿着一篇文言文就往苏景和手上放。
“近世之君宴然于上……”
苏景和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
他看不明白的东西。
还好,还好没有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里面看到这一篇文章!
哪怕已经在大宋过了这么久古代日子了,苏景和依旧在欣慰这一点。
背不住,真的背不住。
“怎么样?”苏洵对自己的新作相当满意,“这是《衡论》中的一篇,我已经想好了,一共写十篇,等我写出来,就……”
“就统一著书,然后公开发表售卖!”苏景和一下就找到了自己能够参与进来的话题,“小叔你这个写得真的太好了,文采斐然,你的深刻见解从字里行间溢出来,让人不由得一起深思!如果著书,一定大卖!”
苏洵听这话总感觉夸得很虚浮,但苏景和的表情又相当真诚,他完全被这话给俘获了,也是跟着一起哈哈大笑,“到时候估计卖不出去几本,只能留在家里吃灰了。”
“怎么会!到时候我买一百本,见人就发见人就发!”苏景和的话让苏洵无语地锤了他一下。
“也不用这么满大街地发,这样别人把你小叔我当什么人了!”苏洵开玩笑地继续说,“买个五十本就好了,往家里寄,一人一本,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