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四叔咧嘴无奈一笑,道:“家里又闹起来了,我懒得再管,就出来了。”
“又闹起来了,因为什么?”祝建飞下车,推着车子走。
“还不是结婚的事,大嫂和二嫂因为两边来的人数不同吵起来了,我也不好插话。”祝四叔垂着头。
虽然是他结婚,但请来的人却都是家里的亲戚朋友,父母兄嫂因为份子钱争执不休,谁吃亏谁沾光都要吵破头。
他没有结婚,在家里甚至还不算大人,一句话都插不上。
“好了,这事有爸妈操心,你就是有心,也管不了。”祝建飞是过来人,对弟弟的心情也很理解。
毕竟祝家四兄弟还没有分家,作为一个整体,不是他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的。
“建书,这是我和你三哥送你们的被面。”傅香莲从包里拿出一叠大红色被面,上面绣着大朵大朵的牡丹花。
祝四叔哪怕再傻,也知道这种亮色的被面难得。
“谢谢三哥,谢谢嫂子。”他把被面抱怀里,格外珍惜。
四人说说笑笑往回走,祝建飞在前面和祝四叔聊结婚的事。
祝子期被傅香莲拉着走在后面,临近中午,家家户户都升起炊烟,村子里弥漫着柴火香气。
回到祝家的时候,争吵已经结束了,祝婆子和两个儿媳妇在厨房准备午饭,祝老头和儿子在客厅闲聊。
“三叔回来了。”祝子期一行人刚走到门口,就被晾衣服的大丫看到了。
大丫双眼发亮看着祝建飞和傅香莲背的包,以前每次她们夫妻回来,都会带来许多好吃的糖果饼干。
孩子们最喜欢这个,一听到她喊三叔,纷纷跑了出来。
现在祝家加上祝子期只有5个孩子,分别是祝老大家的大儿子祝云阳,二女儿祝二丫。
祝老二家的大女儿祝大丫,二儿子祝云日。
说起来祝子期这一辈的名字是有讲究的,男孩子从云。
祝老大的儿子一出生,就找了有名的教书先生取名,祝老二见了,照葫芦画瓢,给自己的儿子取了个相近的名字。
当初为了这个名字,一家人也闹个不停,祝老大觉得自己花钱取的名字,侄子用就亏了,还会偷他家福气。
祝老二认为自己聪明,不花一分钱,给儿子取了个好名字。
两个女孩的名字则是祝老头随口一说,因为家里的女孩都没读书,也不可能有读书的机会,这样的名字在村里再常见不过。
倒是祝子期,她的名字是祝建飞专门找人取的,与家里的孩子都不同。
祝老头想着是个女孩,以后早晚要嫁出去,用不上和儿子在这种小事上较劲,就没多管。
“老三,正好赶上饭点了,来的挺巧。”厨房的祝老大媳妇出来,阴阳怪气嘲讽几句。
“嫂子,这话说的,小弟结婚,三弟怎么能不来,难不成全请你们家的人?”祝老二媳妇跟着出来怼她。
看样子两人的火气都还没消。
“嫂子,我帮你们做饭。”傅香莲把祝子期放到祝建飞手里,就进了厨房。
“哼。”祝老大媳妇把手放围裙上沾了沾,准备回屋。
祝老二媳妇见状一把抓住她,“嫂子,大哥身体不舒服就算了,你难道也不舒服,我可不信。”
“别拽我,我就去找个东西。”
“可别,等做完饭再找,不然我怕你要找上几个小时。”祝老二媳妇本就有气,也不惯着她。
“进去吧,老三,马上吃饭了,把东西收拾好。”祝老头站在门口,催促道,
“知道了爸。”祝建飞把车子锁在棚子下面,提着包拉着祝子期回了自己的屋。
身后,几个孩子哄抢着他拿出来的糖果。
“我是老大,我要最多的。”祝云阳嚷嚷着,同时推搡着和他争抢东西的弟妹,把糖都扒拉到自己怀里。
“不公平,我也要。”祝云日不甘示弱,同样抢着。
大丫和二丫一人装了半兜子糖,满足的准备藏起来,却被从厨房出来的祝婆子抓个正着。
“死丫头,真是饿死鬼托生的,见不得一点好东西。”祝婆子一手拽住一个,把她们兜里的糖掏了个干净。
“奶奶,给我留几个吧。”大丫哀求道。
“吃吃吃,就知道吃,明天你小叔结婚有的是好东西吃。”祝婆子冷酷无情,“赶快去干活,别总想着偷懒。”
把两个孙女赶出去后,她转过身面对两个孙子的时候,又换上了笑容,“一人抓一把,快拿回屋吃去。”
然后又把装糖果的袋子一提,走到祝建飞面前,“就带回来一袋糖?”
“妈,回来的急,没准备太多。”
“哼,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就拿一包糖打发父母。”祝婆子低声碎碎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