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贾玉书写信回来的时候,可没有提到过这个顾辞。
“很习惯,我还看到玉书哥了,他学习一直都很用功。”
“是啊,他是个耐得住性子的。”贾母擦擦眼角。
“家里有瓶洋酒,等会儿我让老大给你们送过来,城里人估计喝不惯家里的酒。”
说完,不等宋晓唯拒绝,贾母就离开了。
看着她的背影,宋晓唯觉得她也很可怜,但两个女儿都想要,世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她也没资格替原主原谅。
晚些时候,贾大哥来送酒了。
赵奶奶留他吃饭,他顺势留下了,贾父贾母想让他观察一下,看看这个顾辞是个什么样的人。
贾大哥已经结婚了,娶的是他的高中同学,也是个温柔贤惠的人。
借着父亲的关系,他在县里找了个工作,但他不满现状,又有头脑,自己出来做生意,如今也算是小有成就。
平时贾大哥和徐涛多有接触,关系还不错,很快几人就聊的热烈,借着这个机会,他也问了不少顾辞的事。
知道顾辞家里没什么长辈帮忙,他虽然有点担心,但转念一想,两人都是a大出来的,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就好多了。
宋晓唯也早说了自己现在的家庭情况,顾辞一听他的姓,就知道是谁家的,也没有特别排斥。
在长辈面前顺利的交代完信息,双方都很满意。
赵家对顾辞自然是不必说的,有前途,长得帅,还懂得疼人,没看吃饭的时候一直给宋晓唯夹菜,还都是她爱吃的。
这事看着简单,很多男的都没那个心。
顾辞听着人夸宋晓唯如何聪慧,对家里老人十分孝顺,心里美滋滋的,他媳妇自然是最好的。
吃完饭,顾辞有些醉了,宋晓唯直接带他回房间休息,又去煮了醒酒汤,给喝醉的一人喂一碗。
不然一下子喝这么多酒,醒了肯定是要头痛的。
第33章 年代文里的对照组15
宋晓唯回来的比较晚,今天已经腊月26了,家里年货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第二天,顾辞跟着徐涛一起去村里杀猪的人家看看,买点猪肉,赵家没养猪,赵奶奶嫌它脏。
家里还做着糕点买卖,可不能给染臭了。
宋晓唯三姐妹则坐着村里的拖拉机,一起去县里买东西。
县里很热闹,许多摆摊卖对联和炮仗的,看上去很是喜庆。
路过一家服装店,宋晓唯看到里面有个熟悉的人,是贾思思。
这家店是贾大哥夫妻两个开的,贾思思闲着就过来帮忙,如今过年了,很多人手里有钱,也舍得给家里老人孩子买新衣服。
赵巧也看到了,她在家里,知道的更多。
贾思思报警抓亲妈的事传了出去,现在都没人敢上门说亲。
连亲妈都抓,好歹也生了她。
其他不相干的人要是惹到她,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报复呢。
好在贾家对她一直很好,就是来看店,贾大哥也给她工资,不过看她的样子,并不是能老实坐着的人。
宋晓唯没多看,又去逛了其他地方。
县里地方小,能逛的也就只有两三条街道,很快就逛完了。
过完年,宋晓唯和顾辞在家里没有多待,到了正月初四,买到票就走了。
他们两个的婚事也定了下来,一毕业就可以结婚。
随后,宋晓唯又投入忙碌的学习中,一晃就是三年。
没有其他人捣乱,她顺利保研,在此期间跟着导师翻译文献,也能拿到不菲的工资。
顾辞毕业后,被魏老爷子留下继续做项目,与各种公司企业工厂对接。
宋晓唯与赵巧联系过,得知贾思思已经南下了,还带走了贾大哥店铺里的钱。
原来是她和县里一个无业人士谈了恋爱,贾家极力反对,她不听,最后那个男的骗了她的钱跑了。
贾思思受到刺激,说是要靠自己去赚钱。
南方的城市在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从那里回来的人都说,只要肯投钱,跑一趟,本钱就能翻几番。
县里很多人都顶不住诱惑,去南方发展,不过衣锦还乡的还是少数。
赵巧觉得贾思思是疯了,她一个女孩子,独身一人跑去南方,很容易被人盯上。
宋晓唯倒是不担心,贾思思不仅不会遇到不好的事。
相反,她一周少说能遇到三个贵人,事业会迅速发展起来。
南方离得远,宋晓唯不方便下手。
好在贾思思以后还要把公司迁到京都,如今可以凭借剧情,提前给她挖点坑,让她站的越高,摔得越惨。
只要彻底打断她上进的动力,以后就能轻松很多。
宋晓唯攒了点钱后,开始投资,现在这些技术没有得到上面的重视,但很快,它们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