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那我先回去了,等小辰好点,我就带着他亲自来谢你。”老头点点头,这才走了。
赵卫党看他走的还算稳当,就没有多送,坐桌子上就开始吃饭。
“卫党,你真是出息了呀,这次做的真好。”吃过饭,赵奶奶笑眯眯的夸儿子。
她赵家不只有牺牲的两个兵,小儿子也是个助人为乐的,这是救了一个孩子的未来啊,说出去多光荣。
“妈,这就是随手的,要是其他人看到也会帮忙的。”赵卫党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是多厉害的事情。
“快讲讲,你是怎么救他的?”赵奶奶追问,知道了这个,明天人家问起来,她也好有话说。
“其实还是老小发现的,然后喊我过去,我一看,是捕兽夹,这可不是小事,就给它取下来了。”
“后来,老小用槐花给他止住了血,我再抱着他跑下山,就遇到了村里的人。”
赵卫党简单说了几句,赵奶奶可高兴坏了。
“看看,咱家不只卫党厉害,妞妞也一样,人家大夫说了,要不是救的及时,就算腿能治好,也会流血过多。”
“奶奶,这都是从书上看的,我也是凑巧了,还是爸你力气大,连捕兽夹都能掰开。”
宋晓唯笑着,其实功劳主要在赵卫党,不然就她,也救不了人。
赵卫党哈哈笑了。
“不对,咱这边可一直都不让放捕兽夹这种陷阱的,这个是从哪里来的。”突然,赵卫党收住笑,有点疑惑。
“估计是别个地方的人,烂心眼的,到处放这。”
赵奶奶骂起来,要是哪天她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不注意,踩到了,那可不好治。
第23章 年代文里的对照组05
第二天晚上下工,各家户主被队长叫去开了个小会。
主要说了两件事情。
一是表扬赵卫党,及时救人,不愧是烈士的后代,还送给他一个搪瓷杯,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
二是要家家户户最近要盯紧了,捕兽夹看起来是从外面的,估摸着有人偷偷进来偷猎。
仅仅偷猎也就算了,还不处理好自己的工具,伤到人了可不能轻易放过。
赵卫党挺直了脊梁,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羡慕或是赞扬的目光。
以前大家提起他,说的都是烈士的儿子,或者烈士弟弟,现在变了,是那个救了人的。
过了一个多月,被救的男孩被他爷爷带着,来赵家感谢赵卫党,还送了好些东西。
男孩叫魏晨,父母在国外,爷爷原来是个大学教授,后来被人举报,就下放到这边。
不过他有很多学生交代过了,爷孙俩倒也没怎么受罪。
魏晨因为晕倒前看到的是宋晓唯,因此对她十分亲近,宋晓唯也看在他还是个小孩的份上,和他玩了一会儿。
送走两人,赵奶奶把东西清点一下,准备收进柜子里,这都是饼干糖果之类的高级货,可不能被嚯嚯了。
“哎呀。”赵奶奶从袋子里翻出个小袋子,里面包着一卷钱,数数起码有20元。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现在一块肥皂3毛,猪肉也才7毛一斤。
初级的正式工人一个月也才18元。
饿死的骆驼比马大,魏老爷子一出手就是20元,真是不简单。
“妈,这么多钱。”田小娟看到20元,眼睛直发光,她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家里其他人也紧紧盯着,盘算着这钱能买多少东西。
“卫党,你赶紧给送回去,这钱太多了,咱家可不能收。”
赵奶奶眼皮都没抬,把钱塞赵卫党手里就进屋了。
“娘。”赵卫党捏着钱,喘着粗气,这么多钱呢。
田小娟在一边也急得不行,这20元怎么就不能拿了。
赵卫党到底听他娘的话,把钱放好,就追魏老爷子去了。
田小娟想拉住他,被他一挥手,跌了个跟头,追又追不上,只能坐地上嚎。
宋晓唯跟着赵奶奶进了屋,反正这钱也跟她没关系。
赵华和赵巧一边安慰田小娟,一边惋惜,她们也不知道赵奶奶在想什么。
这是20元,可不是2元。
没多久,赵卫党回来了,田小娟扑上去看,却只看到两兜子吃的,钱已经还回去了。
晚上,熄了灯,赵华睡不着了,她已经16岁了,是大姑娘了,在家里再做几年活就要嫁人了。
很多事情就要提前开始准备了,可田小娟嘴上说着多爱她们姐妹俩,手里却没钱,连对银耳环都拿不出来。
她长得只能说是一般端正,手脚也不麻利,家里又没有兄弟撑腰,顶多找个差不多的人家。
要是能多点嫁妆,也不会给婆家看扁了,想起白天那20元。
要是收下了,说不定到时候奶奶会多给她准备一点嫁妆,她也能找个更好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