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苦恼的样子不是假的,眉间烟笼般的哀愁也让她整个绝美的面容增添了一丝楚楚动人,萧朔看着这样的孟古青,心里那莫名的情绪又泛了上来,好像自己很有义务为她摆平麻烦似的,嘴角微微下撇,嗜血般的冷笑,轻描淡写,“你不敢,我来好了,不过是两个人,杀了之后丢出去,我保证不管是谁来,连根头发丝都找不到。”
第036章 事发
孟古青很受惊吓,还是稳着道:“还有李姑姑,刘太医,从禁苑那边打通的好几个关节,经手的不低于十个人,很容易查出来的。”
“那就全杀掉好了,我也不是没干过这种事。”
那是人啊,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不要说的好像砍瓜切菜那样简单好不好混蛋。
省去最后混蛋两个字,孟古青有点抓狂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反而引来他嗤笑,“人命?你不知道吗?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不管他曾经遭遇过怎样的事情,让他对生命这么漠视,孟古青无从劝起,也不想劝,还是力求打消他的念头,“还是不了,你也说这是专门针对我的,现在这情况我清楚明了,至少掌握着一半的主动权,要是将这件事摆平了,那边又不知道会想出什么法子对付我,到时候人家在暗我在明,更容易吃亏了。而且这是我的事情,怎么好劳烦世子动手,也不是那么容易摆平的,一个错漏连累到你,也不是我想看到的。”
“说了半天,你就是胆小不敢杀人,”而且后半段说辞他也很不满,“是我主动帮你,杀人越货本来就是我的强项,不要你任何报酬,你也不用担心会连累我,我都能摆平。”
从第一次见面,诱惑她杀人,到后来索要报酬帮她杀人,现在竟然什么也不求,主动帮她摆脱麻烦,他好像越来越‘看重’她了,孟古青不知道为什么他明明嫌弃自己妇人之仁,还这么出力,但还是感动的,感激道:“我确实胆小,还是谢谢世子真心帮我。”她对人命的重视是前世二十几年在法治社会就形成的观念,这辈子除非真到了跟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绝境,大概是改变不了得了。
目前这个处境,她的娘家鞭长莫及,自己在京中的陪嫁人员分量也不够,几乎可以说孤立无援,萧朔能在这个时候来到她身边,虽然解决问题的法子有点极端,于她也算是不可多得的温暖,孟古青是真心感激的,但也真的不能接受他提出的法子。
她并没有托词哄他的意思,她确实觉得自己留着太平郡主这件事可大可小,就算将来被人揭发出来,于情,她是郡主的干娘,郡主危急存亡之际被人带着上门,皇后却不过情面收留病重的郡主,可以挣得同情分;于理,郡主一个不满周岁的小女孩,造反的父亲失踪,柔弱的娘还被软禁,又能对已定的时局造成什么影响?
她会因为收留郡主而被拨到靖王东胡一党,再严重也应该只是被废,绝不到于性命有碍的地步。她这段时间这么低调地配合太后,不就是为了在被废的时候争取太后的怜惜吗?至于皇上,他们之间太复杂了,也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不管他现在对她是怨是恨、是怜是爱,就算不肯再容忍她坐在皇后的位置上,也不会要她命的。
想清楚了这些,孟古青将郡主跟乳娘两人留在了凤仪宫,静候徐家的下招。
六月十五,对于靖王家眷的处置朝廷还没有商量出结果来,念着靖王曾经的功劳,自然是从宽处理好,可是这个先例一开,不足以起到震慑、警醒的作用,——也不能赶尽杀绝,毕竟跟随靖王一起打天下的好些老贵族、老将军都在健在,朝堂上东胡一党还占着半壁江山,不能让他们升起兔死狐悲之心,太后也不同意杀戮太过。叔叔跟侄子打起来抢皇位已经够人耻笑了,皇帝再不能落个暴戾的罪名。
这一下最愁的是刑部那些官员,轻不得重不得,历代那些造反被斩尽杀绝的人应该恨自己生不逢时,他们怎么没遇到这么好脾气的皇帝主子?其实赵东临意在严惩的,毕竟这不是随随便便的小事,而是造反,太过偏颇东胡亲贵,也叫南人官员们心有戚戚,感叹不公。但是太后的意见不能不考虑,她这个年纪了,熟悉的人一个一个离她而去,心里难免伤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靖王这个罪魁祸首可还没有找到,他家眷这个时候还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事僵持了十来日,最后决定将靖王家眷都安排在禁苑秘密处决,消息就不必上下通告了,这也算是靖王家眷身为皇亲国戚最后一点体面,不至于在菜市场众目睽睽之下身首异处。孟古青这一日下午听闻了这个消息,心里有点不安,她目前‘卧病在床’,谢绝了一切探望,连皇上来了两次也被挡回去了,确实是清闲了许多,却也有一个消息不灵通的缺点,能传到她这里来,基本已经是阖宫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