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静妃(91)

作者:青灯 阅读记录

孟古青没有看赵东临,她只看清了阳娥公主眼里的暗示跟太后满脸的严厉,还有几位侯在一边实则也在注意这边的新嫔妃,其中徐贵妃跟贤妃一马当先,含笑看着这边,她们也该笑的,她们的父兄如今可是朝廷的肱股之臣。

她所有的一切都注意到了,唯一忽视的,也就是此刻那个满眼都是她的人,她不但不能如他所愿靠近他,与他一同坚守,反而要顺应所有人的愿望退一步,再退一步,她点头听到自己的声音,“跟公主商量好了,怎么好临时爽约,咱们快走吧。”

太后露出了笑,阳娥公主也松口气,顶着皇弟巨大的眼神压力,拉着皇后朝自己的马车走去。

车子驶出宫门,进入热闹的西大街,阳娥公主才发现自己背上一层汗,她完全不敢回想当时皇上那眼神,上一次接触到那么凌厉的眼神,还是她说皇后坏话那一次,当时皇弟的眼神虽摄人,却也没有今日那么心碎,她看着都不忍,叹气道:“以前我一直很羡慕几个兄弟,觉得他们三宫六院的比我舒服多了,到今日再往回看,有几个后院安宁的,还不如我守着驸马过得清净呢,这其中家里最少风波的,就是皇上了,可最辛苦的也就是他了。我还记得小时候他读书,六岁就要会背一整套三百千,摄政王给他找的老师很严厉,母后也不允许他偷懒,他累的有时候吃饭都能吃睡着,睡着了口里还念念有词……”

阳娥公主是看着赵东临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她也恨靖王叔为什么平地生波,也不是很赞同母后那样逼着皇弟,——今日一进宫,母后就把她找去,安排她接皇后出宫玩两日,刚开始她还不明白为什么,只是本能听从母后的吩咐,后来繁春姑姑为她解惑,几位新妃嫔都还没有跟皇上圆房呢,都快一个多月了,这像什么样子?皇帝本来还很像个皇帝,自从跟皇后好起来,倒幼稚任性了许多,若是普通人家子弟,太后也不说什么,问题是他们赵家的皇位如今还在火上烤呢,那里能容他任性?

她不知道皇帝在犯什么倔,但不允许他在关键时候掉链子,虽然不确定到底是不是皇后的原因,都先让皇后离开几日再说。这就是太后的根本目的,阳娥公主自己守着驸马过了十来年,最明白两个人之间插入其他人那种感觉了,她想她这个弟弟倒是个性情中人,跟她一样,难就难在,皇帝是不允许做自己的。

她看着皇后安静的容颜,在车壁夜明珠的照耀下光洁如玉,连她都觉得美好,也难怪皇弟念着她不肯亲近其他人,她难得生出几分同情,却也快人快语,“皇后到了我府上,就当在自己的凤仪宫一样吧,等……”等宫里几位新妃承了宠,就能回宫了,这话不能说,“反正你好久都没出过宫了,宫外热闹好玩着呢,我陪你好好逛逛。”

孟古青笑着点点头,其实她也在宫里待的有点烦了,尤其是最近,诸事烦扰,想离开的心情达到了顶峰,偏偏又走不了,阳娥公主的邀请正是时候。姑媳两人这下才真算有点亲近起来,商量着明日到哪里去玩一玩,逛一逛公主经常光顾的几个‘奢侈品’店。孟古青收下了一堆安利,跟公主聊到掌灯时分才散,散了也不肯闲下来,免得去想宫里那些烦心事,跟采薇商量着泡了个很舒服的花瓣澡,扶桑留守凤仪宫没出来,采薇默了一堆明日要买的东西,给她带回去,这才进入甜甜的梦乡。

第二日,突如其来,逛街的机会又没了,原因是太后昨晚梦到先帝,说先帝看如今外战未平,弟弟跟儿子自己打起来,很是生气无奈。这场战争闹得死人都不安,钦天监说最好去皇陵祭祀祷告一番,一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二来祈祷国运昌盛。祭祀这种事自有皇帝亲自出马,但太后还是不安,说什么也想出宫去有名的白马寺拜拜神佛,太后身子又不好,如今酷热,连一日夜路程的上林行宫都走不过去,前朝后宫谁敢叫她出去,一个不好,岂不是雪上加霜?

于是有人提出可以皇后代替太后去礼佛,本来都是国母,又是亲姑侄,谁去都一样。皇后的行程就这样被安排妥当了,代替太后礼佛是大事、国事,谁也不敢怠慢,阳娥公主接到懿旨连忙赶来看皇后,她还挺乐观,“白马寺不算远,加上七日道场,顶多半个月功夫,到时候咱们再去逛好了,我叫人把新来的紧俏玩意给留着。”

孟古青早有心理准备,出宫容易回宫难,太后也并非是针对她,结合现在的情况,她走一趟很有必要。其实她也不是不喜欢赵东临,跟他在一起还是挺开心的,不过她这个人从来又是个很现实的人,明知道不可能将他的感情跟人据为己有,便潜意识里有所保留,幸而她的情感跟行动总算是一致的,趁着现在还没有到最难收场的地步,就让他们分开一段时间吧,她可以好好理一理这段时间纷杂的情绪,他也需要冷静下来认清现实,他要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