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静妃(67)

作者:青灯 阅读记录

她这里没说完,忽然注意到窗外一道影子一闪而过,王宁比她快,跳起来就追了出去,不过片刻,将人带了回来,竟然是古太妃。

孟古青只当什么都没发生过,请太妃安坐,古太妃却不能体谅皇后要她置身事外的好意,表情竟是从未有过的冷峻,道:“皇上是为娘娘好,娘娘应该听皇上的呀,你以为徐贵妃会容你活着安心当太后吗?你以为她真的有她表现出来的那样纯粹仁德吗?皇后太年轻了,半点不识宫中的险恶,如果太后在这里,她就会按照皇上的旨意去做,她不会允许徐家凌驾在自己头上的,皇后这会儿不愿意遵旨行事,太后回来也会怪你的。”

第027章 他死了

怎么人人都催着她去杀人啊,孟古青无言以对,却是万万不肯听他们的。别看她在小事上犹豫不决,偶尔连早上戴哪支发簪都要思量半天,一旦遇上大事,头脑却是从所未有的清醒,她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就算太后此刻就在这里,她也绝不会动摇。

杀人不过头点地,或许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稀松平常,她上辈子却是二十多年病魔缠身,多少次过年被妈妈拉着到处烧香拜神,祈求上苍让她多活几年。生命很宝贵,要杀一个人何止千百种方法,可杀完之后要想救,却是求天告地无门,不到最后时刻,孟古青不愿意去背负一条人命,那样她下半辈子都不会安心的。

任凭古太妃说干了嘴巴,孟古青不为所动,又再次警告王宁,不准轻举妄动。直到两个人无可奈何而去,独处时的思维更清晰明白,孟古青隐约发现一点不对劲,她自认跟古太妃交情并不深厚,来往泛泛,古太妃看着徐贵妃长大,怎么想感情也是比她深的,为什么听到赵东临‘遗旨’的内容,不是去通知徐贵妃防备,反而力劝她对徐贵妃下手,太殷勤急切了,道理上反而说不通。

因这一点,不能放心,特意交代明霞留意古太妃。明霞在宫里时间长,跟几个宫的宫娥、内侍都有交情,一般大家有什么事情需要凤仪宫帮忙,最先求的便是采薇跟明霞。

虽然竭力掩藏消息,可是宫里隐约还是有人闻得风声,一个个惊疑不定,恍惚不安,王宁派出去的人也一直没有消息,常言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可皇帝失踪一事干系实在不小,太后那边也没有只言片语传来。

至于赵东临给她安排的退路,实在不是她想要的那种,她根本就不愿意往那方面想,不但遗旨的内容,就是遗旨的存在,除过王宁跟意外得知的古太妃,目前也不打算叫人知道。事与愿违的是,她不肯声张,偏有人恨不得昭告天下,当明霞匆忙前来,伏在她耳边说了古太妃的去向时,孟古青就知道坏事了。

此时的蒹葭宫,慌乱成一片,大皇子这几日似乎感觉到不同寻常的气氛,人也跟着闹腾起来,不肯吃奶,吃了要么吐,要么闹肚子,闹得贵妃娘娘身心俱疲。皇上不在宫里,娘娘本就有些无精打采,又遇上大皇子害病,人都瘦了两圈,红芙跟着着急,可她一个丫头也没本事为主子分这么大的忧,最要命的还是刚刚宫外传来的一则消息,她隐约听到一点,不免心惊肉跳、六神无主,看娘娘瘫坐在椅子里无声流泪,想到要是皇上真有个三长两短,娘娘还这么年轻,以后要怎么办?

正在主仆俩满面愁云之际,古太妃来了,一反往常和蔼慈祥的笑脸,绷着严肃的面容,尤其是她带来的几个婆子,个个膀大腰圆,凶神恶煞,上来将底下不相干的小宫娥、内侍赶了出去,擒住娘娘身边几个贴身的大宫女。红芙一时吓呆了,反应过来看徐贵妃被人压着双臂摁坐在椅子上,不免惊怒,“太妃,你这是干什么,贵妃娘娘是什么身份,大皇子还在呢,这都是些什么人,你什么意思?”

古太妃并非无的放矢,也要给底下这些人吃颗定心丸,并不吝啬解释,“皇上回銮路上遇刺,生死未卜,给皇后娘娘留下遗旨,扶持大皇子登基并垂帘听政。圣旨就在皇后娘娘手上,很快就会昭告天下,——你们放心,这种大事,我怎么敢自作主张,你们帮皇后娘娘办好了差,娘娘只有赏的。”

其实她这话里漏洞不少,皇上既然生死未卜,遗旨就不能算遗旨;既然有遗旨,为什么不名正言顺拿出来当着徐贵妃的面宣读,叫她死心。不过因为事干重大,古太妃一向与世无争,敬上恤下,开玩笑也没有这种开法,一时又被她突如其来的凌厉气势镇住,自然而然便跟着她的思路走了。

“至于贵妃娘娘,皇上舍不得丢下。下旨,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