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有傻夫:有屋有田有娇妻(61)

作者:一故事一个坑 阅读记录

冯管事家从他曾祖辈开始就住在锦州城里,从他曾祖开始,他们家的娃子就成亲成得早,生娃也是。

后来渐渐地才传出话来,说是他们家的男子都不行。可碍于面子,大伙儿不过都是背地里说,不过这足以让他们家的男子不好讨婆娘了,他们家倒是愈发人丁凋零了。

到了冯管事这辈,更是艰难,可他也不是就这样的缘故才去娶了冯娘子,他是真的欢喜她。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也难逃厄运。

如今他好了,他自是高兴得很,想要为自己正名,也想将戚若的名号宣出去,拉他们家一把。

何况冯娘子还同他说了戚若的身世,他更是得帮了,不仅要帮着将戚若神医的名号宣出去,还得帮祁陌,给他介绍人认识,找找门路。

在冯管事的刻意宣扬下戚若的名号算是响了。

请她去看病的人可是络绎不绝啊。

在世上走一遭,谁没个病没个灾的啊?

可戚若就她一人,王大娘虽能搭把手那也只是在药材上,诊治还得她来。

渐渐地,锦州城中的一些达官显贵不过是有个头疼脑热,甚至不过是他觉着心头不舒服都要戚若去看看了。

她干脆立个规矩——同她约时辰,病情不急不出外诊。

无论是谁,贫穷贵贱,在她这儿都得约时辰。

达官显贵们对此自然是不满的,奈何大夫惹不起,这才消停了些。

而宋氏瞧见戚若日子越过越好是恨得牙痒痒。

戚兰将自己嘴里的瓜子皮急急吐掉,还连对着地上呸了好几声,这才来得及开口说话:“她的医术不还是爹教她的,她还长脸了她!”

宋氏被这话点醒了:“不若我们将此事给散出去?哪能她出了风头你爹就藉藉无名呢?没有的道理!”

宋氏是说做就做,直接拿着银子去锦州雇了几个人,让这几人将戚若的医术是跟她爹学的这事儿传出去,再吹嘘一番戚仁的医术是如何如何高绝。

戚仁一时风头无量,上门请他医治的人是络绎不绝,经过这口口相传,是连元京的人都给惊动了。

王大娘听了,只觉像个笑话。

“谁不晓得那戚仁最是懒散,他教你纯粹就是为了躲懒,也没见他医术怎样好,我看啊,是你自己读书琢磨得好。”

戚若嘴角带笑,翻晒草药的动作没停:“不管他的,由着他们去折腾吧。”

祁陌薅了薅地上的稻谷,漫不经心道:“自是不管的,只是别折腾出人命才是。”

戚若手上动作顿了顿,才若有所思地问道:“你是听说了什么吗?”

“我听冯管事说有元京的贵人来锦州了,好像是来治病的,还住在知州府上。”祁陌双手搭在耙子上,脑袋搁在自己手背上,“就怕这回他是老虎头上拔毛。”

祁陌这话说得没错,戚仁也是运道好,之前找他看病的不过是些头疼脑热、跌打损伤的,都是些小打小闹,真的什么疑难杂症找上他了只怕他未必能有办法医治。

如今来找他治病的可是元京来的,可不就是老虎头上拔毛,怕是活腻了。

“若是不给他们些教训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安分。”戚若声音还是淡淡的,“看着吧,说不得他又能医治呢,谁知道呢,既是他自己要接的活,怪得了谁呢?”

说什么这全是宋氏撺掇的戚若却是不信的,但凡她爹有点主见便不会任宋氏摆布,何况此事他怕也是乐见其成的。

她最是晓得她爹的脾性,自从不能科考了就总想着有朝一日能扬眉吐气。

如今他被冠了个神医的名头怕是乐不思蜀了。

戚若所料不差,自从戚仁被奉为神医后那叫一个神气,走到哪里都等着人端茶送水,非锦州城里的达官显贵他还不出诊,就差横着走了。

没成想赵家人竟也找上了他,还千叮咛万嘱咐那是元京来的贵客,怠慢不得,能治便说能治,不能治就罢了,不会太过为难他。

只可叹赵家人哪里不晓得戚仁那点三脚猫的医术?但元京来的那位贵夫人特地叮嘱了要戚仁,他们自是不敢喊戚若去的。

戚仁没想到要自己医治的是一位未出阁的姑娘,他初见这位姑娘时差点吓出声来,不为旁的,只因着这姑娘满脸都是红斑,不单单是脸上,脖子上也是一片,据说身上也有。

那夫人举头投足间一派贵气,却只是简单打扮了一下,头发没什么花样,只规整地挽起,用发钿固定在脑后,再插了个翡翠簪子便作罢。

往下看,只见她左手手腕上戴着个玉镯,但能隐隐窥见其玉不凡。

而她身上穿着的那一身深紫色衣裳也是如此,看不出多华丽,却是处处透着精致,一针一线针脚极密。

上一篇: 良辰妙景 下一篇: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