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房顶上的祁陌却是乐开了怀,笑得像个傻子似的。
后来赵夫人又同戚若说了几句话,戚若都不咸不淡地一一答着,待差不多了赵夫人便挥手示意一旁的丫鬟拿了些首饰胭脂来,也没说是补偿,就说是瞧着喜欢她,给她的见面礼。
戚若若是一样都不收那就是不给赵夫人面子,都收了确也非她所愿,她便拿了盒胭脂就作罢了。
赵夫人没成想这石头村竟还有如此通透的女子,只觉惋惜,摆手让丫鬟去送人了。
戚若不知赵夫人心中所想,她只记得她娘亲死前同她说的话,要是有幸能跟自己喜爱的人过一辈子那便不枉此生了,珍惜便好。
她如今有了欢喜的人,她就定然是要好好揣着的,轻易不能让他摔了去。
她才没走几步就见赵二公子往他们家偏门外去了,她心中有了思量,到得赵家别庄外她先是同那丫鬟道了谢,而后才道:“还望妹妹替我同赵夫人传个话,就说我瞧着赵二公子最近要乡试了,还请赵夫人在操心大公子的时候莫要冷落了二公子去。”
丫鬟微愣,隐隐懂了戚若的意思:“谢过姐姐了,这话我一定带到。”
戚若回身,就见祁陌在不远处的树下等着她,见她同人告别完便迎身上来,倒是比她进赵家别庄前高兴了不少。
“怎么了?什么事儿这么高兴啊?”
祁陌摆了摆头,又看了眼戚若手上拿的胭脂,道:“以后我一定为媳妇儿买更好的胭脂。”
戚若笑得灿烂,柔声回道:“好,我等着。”
两人就这样相携着往家里走,而在他们身后却有一人落寞地看着他们的背影。
第30章
赵夫人听了戚若让丫鬟传给自己的话不过愣了一瞬便反应过来了,立时发下茶盏问道:“现今二公子在哪里?”
一旁一直服侍着赵夫人的老妈妈回话了:“方才我听人说二公子又去偏门了。”
“走,去瞧瞧。”赵夫人不慌不忙地起身往外走去,“我倒是想瞧瞧是谁在作妖。”
戚梅见着赵炳荣的身影就拿帕子捂着脸哭了起来。
“二公子,我也是没法子了,他们……都说……都说我家三妹妹不检点……”
赵炳荣皱了皱眉:“怎么传出这样的话来了?”
戚梅仿似没听进去般,顾自说道:“他们说我妄想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也就罢了,说什么三妹勾引人,那日在山上同妹妹睡在一起的分明是三妹夫啊……”
戚梅这话说得好,是将自己的委屈尽数给说了,但话里话外的似全是在担忧自家妹妹。
赵炳成毁了之后赵炳荣被赵知州和赵夫人看得严得很,就指望着自家这儿子能高中,到了十八岁是一个通房也没有,就怕他歪了去。
如今好了,倒是养成了个不知世事深浅的模样,看着是沉稳有礼,再多的礼尚往来、女儿心思是全不懂得。
这不,他见戚梅哭得梨花带雨的,是怜惜得不行,情不自禁地便要伸手去为她擦眼泪。
他的手甫一触到戚梅的脸两人皆愣在了原处。
还是戚梅先反应过来,半是娇羞半是委屈道:“赵二公子万不可如此,我们……我们非亲非故,更未有什么媒妁之言,若是……若是叫旁人看去了那流言岂不是坐实了?”
赵炳荣大惊:“是我给你带来了困扰?”
戚梅垂着头,将过错全揽到了自己身上:“是戚梅主动来寻二公子的,不干二公子什么事。”
赵炳荣更是恼怒,生平头一次丢了自己的风度,口不择言道:“这些个无知农人,平日里无事可干就爱搬弄些是非,心眼跟针尖儿般大小!”
戚梅正要开口再卖卖苦,却听一道严厉的声音传来:“戚梅姑娘也是农人呢,炳荣你这话是将戚梅姑娘也说了去吗?”
赵炳荣自知失言,忙躬身同自家母亲作揖告罪:“是孩儿失言了。”
赵夫人站在门槛里,轻轻摇着团扇,眉眼间一派肃穆。
“你父亲和我想着没教好你大哥,便定要将你好好教养,如今你说这般话就不伤我们心吗?有些话可以说出来,有些话就该烂在肚子里!”
“你该晓得我们赵家不会一直待在这地儿,你马上便要中举了,中了举人后就要进元京参加会试。你是要入仕的人,该是晓得祸从口出的理儿,怎能跟一般农人计较?小心失了身份!”
赵炳荣又往下压了压腰,嘴里道:“母亲教训得是。”
戚梅转了转眼珠子,心中有了想法,垂着头恭敬道:“赵夫人,赵二公子从不嫌弃戚梅农女的身份,对待乡亲们向来也是平等待之,您就莫要责备二公子了。”
谁不喜欢别人夸赞自己的儿子呢?赵夫人定也是不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