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辰妙景(85)+番外

作者:濯玉君 阅读记录

婢女连忙阻止,“小姐且慢,茶已经凉了,奴婢为您换一杯热的来。”

许妙愉却摇摇头感慨道:“五两银子一两呢,可不能浪费,剩下的茶叶你看看能不能转卖出去,我们这一走,恐怕再没有回来的机会了。”

“何不带着路上喝?”婢女低声询问。

“算了,到处都要用钱,哪有这闲钱喝这么好的茶,西北边怎么样,有消息了吗?”许妙愉问道。

婢女道:“奴婢正要说此事,我们派出去的人已经联系上了西戎部落首领之弟,表明了来意,他似乎有所犹豫,暂时并未答应,但也没有一口回绝。”

许妙愉点点头,“没有回绝便是好事,也不急于一时,他若有什么金钱方面的要求,尽量满足他。”

“是。”婢女应道,沉默下来,但她的脸上有疑惑的神色,许妙愉见了,问她为何,她犹豫着又说,“小姐,奴婢只是不明白,您为何不直接让许砾接手府中事务?”

“原来是这件事。”许妙愉笑了笑,走到厅门口,看着庭院中忙碌的众人,“他虽有才能,做事却过于刚直,容易得罪人,短时间内其他人或许恐惧于他的权势而听从,久则生恨,反而不利,倒是他爹,很是圆滑,正适合在中间调和。”

婢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这时,许妙愉突然看了过来,面带揶揄,“他平时与于叔针锋相对,见面便吵架,今天却能忍到我借茶叶之故询问才说话,莫不是受了谁的点拨?”

婢女大窘,羞红了脸,“这……”

许妙愉笑过之后,又严肃道:“紫苏,不如,你就留在宣州吧,我看你们也算情投意合,由我做主将你嫁过去如何,也算了了我一桩心事。”

原来这婢女就是紫苏,七年过去,她脸上再没了稚气,行事也稳重许多,闻言定了定神道:“小姐您又说这种话,奴婢誓死要跟随您。”

许妙愉叹息道:“我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可是龙潭虎穴。”

第34章 袁之

两人正说着话, 匆匆走来一个侍从,说是请的大夫到了,两人便止住话头, 往门口前去迎接,这年头兵荒马乱,又是连年天灾,瘟疫横行, 大夫便受到尊敬。

哪怕是像许家这样的高门大户,也对大夫礼遇有加。

许妙愉走过去, 却只见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站在门口,穿一身破布衣服,脸也是花的,看上去甚是狼狈,她奇道:“大夫在何处?”

侍从尚未回答,少年已经走上前来,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打量探究的光, 他盯着许妙愉的脸, 扯了扯嘴角,“我就是。”

“你?”许妙愉看着他,显然不相信。

侍从走上前来, 小声道:“小姐,正是他,这位少年名叫袁之, 是江南名医袁信的孙子, 之前一直在苏州行医,上个月江东叛军打到了苏州城下, 他跟着流民的队伍里跑到了宣州来。属下已经试探过,他确实医术了得。”

许妙愉挑眉惊讶,“还有这等事。”

袁信之名名震江南,传闻他有种种延年益寿之法,年逾七十仍力能扛鼎,鹤发童颜犹如仙人,更是有生死人肉白骨的医术,江南未乱之时,登门求药之人多如牛毛。

然而自吴越和江东的叛乱,叛军劫掠江南之后,袁信便失去了踪影,江南道观察使多次派人寻访皆不可得。

如今突然冒出个医术了得的少年自称是袁信的孙辈,实在有些可疑。

“许小姐不信?”少年仍然打量着她,他有一双漂亮的桃花眼,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脸上纵有污浊也遮不住秀气,神情却颇为戏谑,看着有几分痞气,并不像是个医者。

少年忽鞠了一躬,“我常听说故去的许将军高义,十分仰慕,因而愿意走这一遭。许小姐恐怕不知,如今世道动乱,便是重金,也鲜人愿意冒着风险长途跋涉前往长安。如果许小姐是看我年少不放心的话,不如让我为你诊一诊脉,看我能不能说对。”

先搬出父亲令我放松警惕,又威胁说除了他没有别的人选了,好伶俐的一张嘴。

许妙愉不禁感慨,瞧着他的神情,总觉得有几分眼熟,又想不出来个所以然,待听到最后一句,脸一黑,立刻将手背到身后去。

“不必了,我身体好得很。”许妙愉一脸警惕,但一想他的话,又不无道理,动身在即,再去找个大夫也来不及,于是她吩咐道,“给他准备辆马车。”

这便是答应了。

少年终于开怀笑了,露出一口白牙。

许妙愉虽然心有警惕,此刻却也没有时间去细究他的不对劲,转身又回了府中,只吩咐人看紧他,又投入到纷繁复杂的事务中。

当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已是晌午之后,阳光有些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