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辰妙景(135)+番外

作者:濯玉君 阅读记录

意识到这一点,沐彦脸色剧变,而接下来景珩的话,更是让他的神情变幻莫测。

“十八年前,沐大人在朝中担任御史一职,因直言进谏陈说奸相罪责,被设计陷害贬官至岭南偏远之地当县令,沐五公子你也随父漂泊在外,直到八年前才回到长安,又于三年前南方各州沦陷之时随父出镇岳州。”

“突然提起这些——”沐彦不明所以,眉头紧锁,警惕地望着他,越看越觉得那张俊脸有些熟悉。

景珩打断他,话锋一转,突然问他:“沐公子觉得,岭南、长安与岳州,有何不同?”

不是该说他们俩的事吗,怎么突然问起我来了,沐彦心中不解,可是瞧见那人冷肃的神色以及女子脸上好奇的神情,不禁认真思索一番,真的回答了起来。

“岭南贫苦,民风剽悍,长安繁华,冠盖如云,岳州,我到岳州之时岳州已经是抵御反贼的最前线,不曾见过从前岳州的模样。”

他不知景珩何意,说的也是些人尽皆知的事情,略有敷衍之意。

景珩不甚在意,朗朗道:“岭南有三虎,长安有三绝,岳州有三险。”

第54章 皂雕

身着甲胄的士兵举着火把在前面开路, 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火把是唯一的光亮,仿佛要将整个黑夜都照亮。

沐彦走在开路的士兵之后, 为他们指明方向,徐庆与他并排前行,前后左右皆是装备精良的卫兵。

自天下乱起,各州刺史招募当地百姓抵御叛军, 朝廷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看其坐大, 刺史常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名,或贸然攻伐,或拒不增援。

叛军占领的州郡越来越多,刺史们的亲兵也越来越骄盛。

沐彦被围在中央,觑着左右,不由感慨, 鄂州前刺史如此,徐庆也是如此, 大概也就自己那耿直的父亲是个例外。

想到这里, 他又忆起了半个时辰前的那段对话。

岭南有三虎。

来自于岭南民间的小调,说的是三桩吃人的故事,一是货真价实的吊睛白额大虫, 常出没于岭南深山之中,时有人误入其领地,最后只留下了衣裳碎片与骨头, 二是海上的一伙海寇, 为首的自称镇海虎,劫掠岭南渔村, 传闻其吃人啖血无恶不作,三是——

“贤侄,你父亲身体可好?”

黑夜寂静,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响彻于旷野之上,也许是为了打破这沉寂的局面,徐庆主动询问道。

思绪被打断,沐彦应了一声“尚可”,听着徐庆忆着旧事。

“老夫上次见他,他遭人行刺受了伤,正在家中养伤,一晃竟已五年过去。”

徐庆的感慨恰好激起了沐彦对那第三虎的怒火,岭南有三虎,最大也是最可恶就是这岭南上上下下官官相护,勾结海寇,吃人不吐骨头的第三虎。

十八年前,父亲初到岭南,因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遭到他们的排挤打压,乃至密谋暗杀,父亲冒死暗中收集证据,联络朝中好友相助,经过两年终于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后来奸相就戮,他本该官复原职,却主动请命留在了岭南,一待又是好几年,将岭南治理得吏治严明。

可惜父亲走后,腐朽黑暗卷土重来,以至于后来卢氏一门在吴越之地起兵,岭南响应者最多,如今已经完全在南越的反贼手中。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五年前的那次行刺,杀手正是来自于岭南,一开始他们都以为是反贼派来的杀手,后来却调查出杀手竟是来自当年海寇的后人。

毕竟是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也不知道现在的岭南是什么样子。

沐彦望向东南方的天空,天幕高悬,一如无数个或平凡或动荡的日子。

岭南有三虎这一句小调,讲的是十多年前的事情,早就随着时事的变化被人遗忘,那人为什么要提起来?

想到在鄂州境内的所见所闻,他隐约有所察觉。

至于下一句,长安有三绝,就更直白了。

宫室华美,美人如云,金玉满堂,此乃长安三绝,其中金玉满堂既是一道菜名,也是指长安城的繁华富贵,美人如云更不用说。

然而这宫室华美,如今却蒙上了一层阴翳。

如果说前一句还只是让他隐约有所察觉的话,这一句一出,他就彻底明白那人的意思了。

数年以来,为了修筑宫室,不知消耗多少钱财,累倒多少民工。

岭南一向是征丁赋税最重的地区之一,他曾经见识过许多人因此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却无能为力。

苛政猛于虎。

如今的局面,难道不是一种必然吗?

沐彦告诉徐庆,有人想见他,当徐庆问他是何人之时,他并没有直说,只是故作高深的表示见了之后他不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