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梅:“下午特地给我们小双立做了小饼干,不过做得不多,你要不要试试看?”
双立点点头,尝了一块,赞叹,“好吃!”接着就想再拿第二块。
贺梅一只手按住他的小手,一只手摸摸他的肚子,简直像个圆滚滚的小皮球。
她莞尔,“还有蜜汁肉脯、椒盐小米锅巴和昨天的那些零食。晚上吃太多容易胃液倒流,想来你只能明天再吃了。”
双立乖乖听话去洗碗,贺梅看他刷完盘子刷筷子,暗骂自己想太多、没骨气,提步便走。
双立在她身后喊:“梅姐姐不酿酒了吗?”
贺梅头也不回,只是抬起胳膊,举过头顶,摆了摆手。
翌日,用过碧涧羹、鱼饼,贺梅先行将昨日所做的干粮拿给客栈的那位老顽童,对方试过她做的小米锅巴、蜜汁兔肉脯、香菇兔肉酱,果然满意得不得了。
贺梅这才把自己用水牛乳汁做黄油剩下液体和面,制成的奶味小馒头送给了他。
老者端详贺梅手中的油纸包:“这是?”
贺梅:“这是送给您的添头,不要钱的。”
那老者捋着胡子,哈哈一笑,“真想请贺娘子给我那年方二八的孙子一个机会。”他递给贺梅一片金叶子,唬了她一大跳。
贺梅推拒:“这也太多了,我实在是当不起。”
她本以为自己会从摆摊街头叫卖做起的时候,胡彦给了她更高的起点。本以为自己的第一桶金,能得五两银子就顶天了,想不到这老顽童居然出手这么阔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贺梅不知道这在大越朝能值多少钱,哪里肯轻易接受。
却听老顽童笑呵呵地对她说:“老夫已经好久没有吃得这么开心啦,在临江的这些日子,居然长出不少肉来,都是贺娘子的功劳。这点钱在老夫看来,只少不多,大孙女就不要跟老夫客气啦!”
见她不扭捏作态,落落大方收下,这老者抚掌又笑,“待他日老夫南下,定要去贺娘子店中赏味,可不要忘了给老夫打折!说起来,老夫还不曾听贺娘子提起店名,到时候怎么去寻?”
贺梅:“那是自然。”
她停顿了下,“店名,一窟鬼食肆。”
老者禁不住好奇,“贺娘子红粉佳人,怎地用这样怪诞不经的名字?”
贺梅朝他摆了摆手算作是道别,“那要等您回来才能知道了。”她要去店中找张师傅他们把招牌做起来,搞搞广告和宣传。
身后,老顽童哈哈大笑,惊起竹间停驻的飞鸟振翅远去。
第32章 一窟鬼食肆
“听说了吗?听说了吗?竹竿巷新开了家食肆。”
“嘁, 新开一家食肆有什么稀奇的?你如此大惊小怪做什么?”
“那食肆掌柜是个花容月貌的小娘子,取得店名倒是稀奇,叫什么……一窟鬼食肆, 你说骇人不骇人?”
“嚯,青天白日的,哪来的鬼?有点儿意思, 我倒要去看看。”
自从那日请张师傅等人帮她打了招牌挂在店铺门外后, 与之类似的对话, 反反复复发生在临江城的市井巷陌之间。没过多少时间, 就达到了贺梅预期的效果,如今食肆还没开张,外面就有不少好事者慕名而来看热闹。
就连胡彦从旁人口中闻听此事后, 也忍不住跑来店里问她, 为何要取这样匪夷所思的名字作为招牌。
胡彦:“林家食肆、贺记食肆之流虽说普通了些,好歹也算中规中矩。
现在可倒好,贺娘子你不打一声招呼就把招牌立在了门外,大街小巷里都传遍了, 改都不好再改。
这样荒谬的事情,鄙人行商多年, 还是头一次见到。如今铺子尚未营业, 就先行把客人给吓怕了, 这可如何是好?”
他如今和贺梅是合伙人, 两个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自然对铺子的盈利状况十分上心。
对他的质疑, 贺梅不仅丝毫不恼不慌, 还老神在在地宽慰胡彦:“我恨不得能够再闹得大一些, 彻底把坊间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到时候才好打出名声呢。胡老哥您大可放心,我绝对不会弄巧成拙。”
胡彦见她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长叹一声,“但愿如你所言”然后摇摇头,背着手走了。
贺梅耸耸肩,继续培训自己的员工。
这几日她的效率极高,现在不止铺子里的一切皆已处理妥当,就连帮厨、账房、跑堂都招来了。其中最为紧要的,是她选了一个巧舌如簧的大娘,在店里帮忙说话本子吸引顾客。
大越朝经济繁荣发达,官家开明,主张女子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知识,因此时人无论男女,皆喜风雅。
受前朝开放风气影响,大越朝女子的社会地位对比贺梅所知的某些保守朝代来说,相对较高,女子可以出门拥有自己的工作。是以贺梅请那位大娘在食肆之中做说书娘子,并不算太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