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冷隐士追求指南(美食)(172)+番外

作者:余默欢 阅读记录

他恰好处在少年和青年的过渡阶段,兼顾了两个时期的美感。

整个人的穿着打扮都透露着一种说不出的贵气,还有独属于年轻人才会拥有的那种意气风发。想来家境十分优渥,个人亦是文采斐然,如此一来,才能把日子过得事事顺心,否则难以养出这样通身的气质来。

贺梅眨眨眼睛,“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日日待在厨房里,她哪来得机会认识这样的人物?

公子哥儿徐徐一笑,越发显得唇红齿白,“在下严洄,汴州陈留人士。对贺娘子的手艺神往久矣,而今恰巧出差至临江,自然要慕名而来。”

他自我介绍了也没什么用,她依然不认识他。

汴州陈留?那不是大越朝的京城附近吗?和临江隔着这样远的距离,这人究竟是谁?她可不觉得自己的名气会大到这个地步。

贺梅:“今日食肆不营业,承蒙厚爱,烦请明日再来吧。”

严洄定定站在原处,墨眉微挑:“贺娘子曾同家翁许诺,若是日后他得空重归临江觅得贵肆,必将削价给他……”

贺梅:“!”嘶,怎么听起来有些耳熟?

当初食肆还没置办起来的时候,她确实给一个老顽童一样的食客允诺过。这人?不会就是他所说的那个大孙子吧?

她重新打量眼前的年轻男子,确实长得挺俊,当得起那老者对孙儿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吹捧。

贺梅:“你爷……尊祖父当初是什么时候来的临江?又住在哪里?”

面对她的质疑,严洄丝毫不愠,应对自如,“家翁严穆,今春下榻于临江城中的竹亭驿,洄临行前,家翁特地还嘱托在下北上归家之时,切莫忘了再同贺娘子买些兔肉脯等吃食作为手信。”

胡彦的客栈名确实叫这个。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对得上,由不得她不信。

不愧是老顽童,时间都过去了这么久,距离隔了这么远,中间吃了那么多人做的食物,居然还对她的手艺念念不忘。

贺梅心中一软,打算婉拒这人的话便有些说不出口,只是眼下天都快要黑了,原本邱笙她们两个刚刚好。忽然来了个这——

她下意识地朝仍在看志怪话本的邱笙投去一眼,一时陷入头脑风暴之中,竭力斟酌更为恰当的措辞。

不想严洄对她叉了叉手,“既然贺娘子已经重新忆起当初的承诺,在下便不多叨扰了,告辞。”说完,也不等她回答,转身便走,瞧起来,似乎还挺……高兴?

这人好生奇怪。

似乎也知道今天一窟鬼食肆不营业,还贸然过来叫门。刚才还死站着不走呢,这会儿居然就识趣地和她说再见了。

几乎是他前脚刚出了店门,下一刻邱笙便抬起头来,若有所思地同贺梅对视了一眼。

贺梅耸耸肩,借事说理,“饭菜的味道虽然难描难摹,却也有可能因为或是美味或是难吃而就此根植在人的记忆里,经年累月也不褪色。

有人惦记,有人喜欢的那个瞬间,便叫人觉得,为自己喜欢的事业付出的所有辛苦似乎都值得了,因为得到了相应的认可。你随意,我回去做饭。”

邱笙:“贺娘子说着开心,语气怎么这么平淡?又是‘习惯了’?”

贺梅点点头:“习惯了。”

她重新回到厨房,动作利索地分别将三道菜肴准备好的材料依次下锅翻炒,端出来和邱笙一同吃饭。

似白而青暗雕牡丹纹的影青瓷盘里,咸蛋黄焗南瓜整体呈现出漂亮的金黄色,咬上一口,外酥里糯,沙滑流油,甜咸交错。

莹白的鸡头米宛如珍珠那般圆润可爱,翠绿色的芦笋映衬着粉白色的虾仁,与绘有四鱼戏水波浪纹的菜碟相映成趣,色泽明艳,弹糯鲜甜。

茶树菇吸收了腊肉的香味,油亮诱人,浓郁鲜香,与米饭搭配堪称一绝。

吃着吃着,邱笙忽然道:“奴家不耐烦吃饭,身边的人总是劝勉道,再吃一口,再吃一口。可你倒好,每每看似是在说自己,实则却是在用另外一种高明的手段开解奴家。”

贺梅眨眨眼睛,神色若愚,嘴角却微微扬起。

无论是身体亦或是灵魂,大部分人在生病的时候,难免会失去胃口。一旦重新有了胃口,吃得下饭,也就说明境况正在好转或者已经痊愈。

邱笙走后,食肆打烊。

贺梅独自收拾着碗筷,偶然间瞥见那面书画墙上,发现其上又添了几道墨痕。

那处有她之前所默写的范文正的半封家书:

【千古圣贤不能免死,不能管后事,一身从无中来,却归无中去,谁是亲疏? 谁能主宰? 既心气渐顺,五脏亦和,药方有效,食方有味也。只如安乐人,忽有忧事,便吃食不下,何况久病,更忧生死,更忧身后,乃在大怖中,饮食安可得下?请宽心,将息,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