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这么说倒不是为了宝玉, 而是怕老祖宗为了元春姐姐的事伤心, “老祖宗, 您放宽心, 宝玉总会长大的。”
老太太摇头, “他啊, 就是牵着不走, 打着倒退的倔驴。不说这个, 你近日可还在吃药?”
见老祖宗真没伤心, 黛玉便也丢开这件事,“老祖宗不必操心我,我如今大半年不吃药,竟是都好好的。”
“那便好。”
正说着,三春并着宝钗进来了,几个姐妹难得聚在一起,老太太便让她们去厢房说小话。
几个姑娘话赶话,就说到了宝玉。
“我看啊,宝哥哥就是该挨这顿打。”惜春噘着嘴,也不顾忌。
探春点点她,“别浑说。”
“我哪里浑说,他这一次次的,不说其他,可惹得咱们宝姐姐哭了好几次。”惜春说着眨了眨眼。
宝钗顿时红了脸颊,“看我不拧了你这张嘴。”
惜春顿时笑着跑开。
几人打闹,正殿却突然传来通禀“娘娘来了。”
也就片刻,贾元春并着王夫人等一道来见老太太。元春上前两步,要给老祖宗行礼,老太太可不敢怠慢,连忙搀扶起来,“您是娘娘,往后可不敢给这样。”
贾元春笑道,“老祖宗,我便是做了娘娘,您也是我祖母啊。”说着,遣退了跟着的侍女,“让本宫和外祖母家母说说话。”
侍女恭谨退出。
等屋内只剩下自己人,贾元春却突然吧嗒吧嗒落下泪来,把大家伙都吓了一跳。
“娘娘,”王夫人最先动情,抱住元春,“委屈您了。”
老太太也道,“可是因着宝玉那事?”
不想,贾元春却哭着哭着又笑了,她擦擦眼泪,摇头,“只是许久不见家里这许多人,一时有些感慨。”
她握住老太太的手,“这些年,若非太后看在老祖宗面上对我照顾一二,我也不能封妃封得如此顺利。”接着又道,“即便是宝玉当日惹怒了陛下,也是太后庇佑,即便有些闲言碎语,也并不碍事。”
看得出贾元春是真心孺慕老太太,倒是让貌似什么都没做的老太太有些不好意思了,『话说,当年,我貌似就是随口说了“在太后那儿还有些颜面”这种话吧。』
『应该是当初太后十分满意主播献上去的东西。』
『那也不能这么照顾贾元春?』
『这就不知道了。』
不论如何,老太太先把这通感激给应承了下来,然后兴许是难得脸皮薄了,反向夸了贾元春一通,“关键还是娘娘自个儿的本事,咱们家再没有比娘娘还聪慧的姑娘了。”
瞧,难得夸人,果然收到了好效果。
贾元春一时展颜,明媚异常,不见当初封妃时所见的庄严老气。
王夫人乐呵呵地仿佛一朝变作了弥勒佛。
这边说了些话,王熙凤来报“筵席齐备,请娘娘移步”,老太太便让人去叫了几个丫头,一并往前面去。
这一朝席面,精致奢华。
早许多天,王夫人便命大厨房去请了老太太小厨房的厨娘,就为了让贾元春吃得满意。
贾元春本只是略动筷子,不消片刻,却是得了味,差点停不下来。
尤其一道罐焖三宝鸭、一道红花鱼翅最得她心意。
往日虽偶有传言她家吃□□致美味,贾元春却也只是听听。
毕竟宫内山珍海味,外间如何比得了。
她还只当别人特意在她面前奉承,现下却是终于明白那些人为什么这么夸赞了。
不仅味美,摆盘也尤其精致,便是比着御膳也不差几分了。
一时,贾元春又是骄傲又是安慰。
其余人等,贾赦最是好吃,只往日他母亲不乐意让他解馋,如今便吃得投入。
贾政嫌弃地往一旁坐了坐,一扭头,见贾珍正抱着一碗松茸裙边吃得津津有味。他瞧着贾珍这几日气色确实不好,倒不好说什么了。
只叹息一声,将自己那碗还没动的松茸裙边推了过去。
须臾,筵席毕。
老太太知道往后便是作诗、看戏,便没兴趣跟着凑活。正好外面门子来报“琏二爷回来了”,她便让贾琏先给贾元春磕头,然后带到了后面问话。
“祖母,我可想死你了。”贾琏一边狼吞虎咽,一边没有形象地哭一句,半点没了往日的公子哥的做派。
『贾琏去了又多久了?』
『年前去的,半年总有了吧。』
『我去,这是贾琏?』
『瞧给孩子可怜的,这是多久没吃上饭了。』
『看来军营的日子不好过啊。』
老太太嫌弃,“你先别说话,吃完再说。”
“唔唔!”贾琏连忙点头。
没一会儿,王熙凤、贾赦也脱开了身,赶来后头看贾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