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林黛玉点头说已经大好,才放心。
林黛玉伸手将卷宗给老太太,“外祖母,父亲让我带给您的,您当初让父亲查什么?父亲似乎查了挺久。”
查什么?她没让林如海查什么啊。老太太按照习惯,打开手上的东西,展示在屏幕上,下一刻就有网友给她翻译。
『啊,这是人贩子的卷宗,是香菱!』
提到香菱,老太太才终于想到,那年林如海归京,她曾记得黛玉几个丫头都和香菱玩得好,便在林如海回扬州时,托他帮忙找香菱的父母。没想到现在才有消息。
『其实我们都知道,甄士隐早就已经跟折跛足道士走了,倒是甄士隐的妻子封氏还有可能在世。』
『可活着也很凄惨了啊,先是女儿走丢,再是家里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丈夫又突然跟着道士走了。只剩下她和身边的丫鬟,她又有一个势力的爹,不要太惨!』
『看这卷宗,貌似是应天府人贩子的卷宗。』
这时,老太太和网友便听到了贾宝玉转述的,林如海的话。
『看来,林如海是查到了贾雨村那里。』
『从扬州到金陵其实不远,主要是人海茫茫。』
『卷宗里有张纸条。』
『纸条上说,是搬离金陵的冯家人,有一日恰巧听到有人对旁人描述香菱模样——那眉心的胭脂记,这才起了试探的心思。』
『冯家,那可真是因果循环啊。』
『上面还说甄士隐没有找到,只找到了封氏,被封肃赶了出去,在附近找了个破房子,靠针线过活。』
『哎,如果能早点找到人就好了。』
『没办法,阴差阳错,能找到就不错了,而且从冯家到贾雨村,再到甄家人,也花了不少功夫。』
老太太听了也是一叹,她把卷宗递给林黛玉和围过来的三春,“你们自己看看吧。”
只片刻,便惊呼连连。
强势挤进去的宝玉,神色间满是怜惜,“原来香菱本名应是甄英莲,好好一个女孩儿,怎么会这样。”
三春黛玉更是为香菱感到难过。
“现在怎么办?要告诉香菱和宝姐姐吗?”惜春问。
“自然是要说的,好好的小姐不做,怎么会有人愿意做丫头。”黛玉擦净眼角的泪珠。
“可香菱,香菱已经许给薛家大哥了啊。”迎春道,“前年,咱们还吃了酒的。”
探春转头问老太太,“祖母,我们该怎么做?”
老太太也有些犹疑,她不是早年什么都不懂的,林如海那句“识人不清”显然并不是那么简单。而且特地让贾宝玉亲手交给她卷宗,而不是在一年前托回府的贾政带回来,摆明了这里面有棘手之处,而且他既然查到香菱,必然知道贾雨村和薛蟠的案子。
而贾雨村的职位是谁谋划的?一来是林如海举荐,二来贾政怎么可能一句话就帮人起复?显然是托了王子腾。
否则,贾雨村不会这两年跟贾府和王家都走得那么近。
王子腾,便是林如海可能都觉得不好办。因为一旦香菱旧事重提,必然会牵扯到薛蟠的案子,而薛蟠在那宗案子里,已经是死去的人。
死而复活,这事情势必会闹大,到时候上达天听,就不是得罪王子腾那么简单的了。
哎,果然人不能做错事,否则,便要用一个又一个谎言去包裹。
老太太这么想着,便打发走了下人,让鸳鸯守门。将这里面一点点给几个丫头说清楚,她们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孩子,有些事也能理解了。
至于宝玉,老太太纯当他是顺带的。
“这……这可怎么办?”惜春惶恐。
迎春她们早年并不是十分明白这内里的弯弯绕绕,单知道这件事,但毕竟是薛家的事;再加上年纪小,时间一久便忘记了。
如今弄明白贾雨村有他们几家的举荐,又是得了王夫人等人的暗示,才惊觉事情的严重。
老太太已经跟网友先讨论过一遭,“你们只告诉香菱封氏的事,这后面的事情自有我们这些长辈在。”
“外祖母,您让我父亲找人……”黛玉越说越轻,但探春已经看了过来。到底一个聪慧,一个敏锐,她们已经感知到一两分。
如果香菱的事一直没人去查,便会永远被掩盖下来。
但老祖宗却托了林如海去找香菱的父母,难道就没想过薛蟠的案子会被人翻出来?
老太太轻拍黛玉的脑袋,又对探春是两个眼色。老太太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既有对香菱的怜惜,又因为几个丫头都喜欢香菱。
所以,在碰到林如海时,便多说了一句。
可能那时候,她也没想到真查清楚了该怎么办。但潜意识或许还是不喜欢王夫人那日,说道薛蟠的案子时的云淡风轻和不当回事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