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甄家?
只听林之孝家的道,“甄家老祖宗和甄家大夫人并三姑娘,前日入的京,昨日进宫朝贺,才将到了咱们府门口,便派了婆子递来拜帖。”
老太太很快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他家老太太也来了?”
“是。”
“那便请进来,等等……”老太太拧眉,“我亲自去,另外,你去请太太和姑娘们,让都来行个礼。”
林之孝家的连忙应下。
老太太虽然不知道甄家的老太太怎么千里迢迢进京了,但她记得网友给她说过,甄家的抄家拉开了红楼抄家的序幕。
因此,她也顾不得其他,拄着拐杖,在一众丫鬟的簇拥下迎了出去。
第63章 穿成贾母的第六十三天
要说对江南甄家, 老太太了解的并不多,兑换的《红楼》也没几个场面。
因此,“江南盐课”一案时, 她搞错了时间节点,又只记得网友说过贾家获罪抄家,有一项罪名, 是窝藏甄家东西。
这在律法上, 十分致命。
于是, 老太太特特叮嘱王熙凤, 不得收甄家的任何东西。
但其实,那时还未到甄家被抄家的时间节点。“江南盐课”一案,可以说纯属蝴蝶的翅膀, 因林如海活着而起的变动。
这就导致了, 甄家虽被当今削了一层,但只要老太妃还在,甄家就不会被连根拔起。尤其,这还是曾接驾四次, 在老皇帝心中圣宠尤盛的家族。
不过,如今老太妃欠安, 红楼中不曾进京的甄老太太也进京了。
一切既回到了原点, 又有了不同。老太太便摸不准了脉象, 她急急来迎甄家老太太, 也是心中不安, 当然, 更想问的却是『甄家, 它还会被抄家吗?』
『怎么不抄, 抄家好处多啊。』
『可甄家不是已经败了大半, 连家主都易位了?』
『关键不在于换不换家主,而是江南那地界太过重要,盐税、粮税,整个国家税收的一半在那,如果不把江南的头头给摘了,龙椅上的那位怎么掌控江南?』
『不不不,小皇帝要抄甄家,应该是想打仗。你想啊,这军饷粮饷,哪有抄家来得快?』
『这都能联系上,楼上想多了吧。』
『还真没想多,历史上多少皇帝是抄家富了国库的,比如:嘉庆。』
『啊啊啊,这题我知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甄家自身也有很多毛病吧,这种大家族,不是那么清白的。』
『那是内部原因,但是红楼里甄家篇幅太少了,不好定论。』
『哈哈哈,怎么没人猜是小皇帝和老皇帝的博弈?这一山不容二虎,老皇帝虽然退了,依然有话语权。小皇帝想完全掌权,还不是要先向老臣开刀。那么……』
『那么,靠山要倒又圣宠不衰的甄家就首当其冲。』
『bingo』
『啧啧,这回热闹了。』
『吃瓜,看戏!』
『可是,这么一来,甄老太太进京,又有什么用?』
『甄老太太又不知道自家要被抄。』
『所以带着孙女来,是想联姻稳固甄家地位?』
……
老太太一行行看过去,念头渐渐通达,心中也有了底。
看来,甄家还是难逃一劫。
不过也是,想她老人家为了贾家,死了多少脑细胞,又和网友商讨了多久,筹谋了多少,又早早就开始布局,如今才有些成果。
而甄家……老太太摇摇头。
思虑间,一行人行至垂花门,前方莲花池边人头攒动。定睛细看,却是王夫人薛姨妈,与甄家来人遇上了,两方人马并未多寒暄,便朝着老太太而来。
打头的是一位满头银发气质雍容的老太太。
老太太知道,这便是甄家老太太了,果然气度不凡。
她杵了杵檀木拐杖,迎上两步。
思量着甄家和贾家关系不错,贾母应当是认识甄家老太太的……只这,一个在江南,一个在京都,怕也许久未见……如此这般……
老太太调整好表情,如对好久未见的老姐妹般,笑嗔,“真是难得,你也有从江南上来的时候,这次可得在我这多留些日子。”
许是舟车劳顿,甄老太太眉宇间有几分疲惫。
但此时眼尾嘴角都柔和了起来,“难为你亲来迎我,可不是好久未见。倒是老太君,还是老样子啊,一点没变啊。”
“一点没变,那不成老妖精了。”老太太似是不满老朋友的打趣,檀木杖点了点地。甄老太太便笑,显是见到老朋友,心情颇为愉悦。
那边王夫人薛姨妈已回至老太太身后,甄夫人则带着甄家三姑娘过来请安。
老太太便多留意了几分,见那位甄家三姑娘模样出众,又行止妥当,她便问:“好标致的丫头,可许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