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老祖宗在线捶人(13)+番外

作者:小楼夜听风 阅读记录

“要不说神奇呢?女婿自那古寺走出,再回头却是扬州城里一派闹市景象,再不见古寺,也不见那跛道士和癞头僧。

“他事后回想,猜度那两人莫不是地上仙,便马不停蹄命人将这两样东西送来,让进献上来。神仙献礼,前朝‘卍字’,太后,这是好兆头啊!”

这般一说,本来还只算是珍品的两样东西,立马变得不一样了。

周围一众宫女太监皆目露异彩,连太后看向老太太的目光,都愈加柔和,“确实是好兆头。”转头吩咐宫女,“去,让人将这两匹云锦做了给太上皇和皇上送去,再将这‘卍字金绣云锦’图挂到佛堂。”

吩咐完这些,她转头看向贾母,“听你方才说,他那女儿现下就养在你身边,叫什么,今年几岁了?”

“名叫黛玉,今年七岁。”来了,老太太精神一震,但神色却有些哀伤,“她母亲去后,也是我偏执了,一意想要她在跟前,才安心。但近来我到底年岁大了,教养她们便有些力不从心。”

太后一叹,“儿女都是前世的债,万般不由人。”

“是啊,就是操心的命。”老太太顺着她道,“但总不能放养着,便想着去寻两个宫里放出去的教引嬷嬷。”

“这有何难。”太后立时扬眉,“从我这里支两个就是了。”

说着,便命人去办。

老太太一脸惊喜,就要谢恩,太后忙让人拉住,“具是小事。往后得闲,也领着你那外孙女来让我看看。我瞅着你家,除了贾女史,也就这个最得你心。”

“谁让她年岁最小,又早早丧母,我不看顾着点,又能如何。”老太太状似无奈道。

两人正说着,这时有人通传“安国公夫人觐见”。

老太太忙向太后告退,又得了恩旨,特许去见贾女史。

从殿内出来,正好与安国公夫人擦肩而过,老太太微微侧身。

出了长乐宫,她才得闲问网友“贾女史是谁”?

她已经猜到了点,但网友不是说贾元春是妃子吗?

『就是贾元春。』

『贾元春,她现在还只是个女史,没封妃。』

『看太后的样子,想来太上皇确实是比较厚待老臣。』

『早知道这样,直接找太后讨要两个教引嬷嬷不就行了。』

『还是迂回点好,让太后主动给,不比讨要来的好吗?』

『贾家如今瞧着还不错,等贾元春封妃,便是烈火烹油。所以,迂回着来总比日后安个罪名来得强。』

『这……有点夸张了吧,不就是请个嬷嬷的小事。』

『当皇帝看你不顺眼了,小事都是大事。』

『不光是为了贾家,也是为了林如海。』

『林如海?』

『可是这事按在林如海身上,不会有媚上的嫌疑?再有,他自己不进献,转而托贾家进献,有和贾家绑在一起的嫌疑,皇帝怕不是会不爽?』有没参与给老太太进宫献计的网友问。

『不会。今天的事,太后是当事人,可能想不到这层。但从既得利益来看,是给林黛玉请了两个教引嬷嬷,皇帝一定会觉得是林如海爱女心切,才会这么做。』

『至于绑在一起,都是姻亲了,再怎么也脱不了这层关系。』

『而且,这也是想激起林如海求生意志,如果林如海不死,黛玉的命运就能改变一大半。』

『林如海现在还没缠绵病榻,能引起皇帝的关注,是好事。说不得,皇帝到时候能给他派个太医治病;最不济,林如海死了,林黛玉如今在太后皇帝那儿挂了个名,也只有好处。』

『哇撒,大佬们666,我以为我在二层,没想到大佬们已经在第三第四层了。』

『是啊,真是深谋远虑啊!』

……

老太太看了,也忍不住心下点头。

不由再次觉得,这帮子槽心玩意还是有点用处的。

跟着引路太监来到一处暖阁,早有宫女给老太太上了茶水点心,并道,“贾女史稍后就到。”老太太点头,端起青瓷茶杯稍微抿了抿。

说实话,见贾元春,这是个在老太太看来意料之外的事。

但贾元春见到贾母,却显然很高兴,她往四周探看,问:“母亲没跟祖母一块来吗?”

呃,要怎么说,老太太她忘了跟王夫人说这件事呢?

老太太上下嘴唇一碰,强悍地推卸责任,“她管着家,事务多呢,这不这次就不来了。”

虽然有些遗憾没看到母亲,但贾元春依然很兴奋,拉着老太太说了许多的话。老太太也渐渐适应了这个孙女的存在,她道,“在宫里,处处小心,事事谨慎。但也别亏待自己。”

贾元春“嗯嗯”点头。

此时的她,也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