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失明后随机连线到前男友(67)

作者:风听我令 阅读记录

这并不影响他拥有一双好看的手,这是吸引爱人眼睛的一个部分。

郑千玉摸到完全干涸的颜料。他本来并不期望自己能摸出什么,油画的画面无法用触摸得到,只是,这是他仅剩的唯一的方式。

但那颜料的厚度不太符合他的想象,是凸起的,有一定形状的。

郑千玉的手指停下,很意外的,带着好奇地用指腹仔细轻触感知。

凸起的颜料像某种小小的立体壁雕,不过线条很简单,是起伏的,绵延的。

叶森的手带着他的,顺着往上摸,有方向的转变,但那曲线承载着他们,使他们的手变成一艘小的船,最后靠岸在一条直线上。

那直线仍然是凸起的,摸上去是一条横亘的、微型的山脉。

“是……是一条河吗?”

郑千玉不可置信地说,指尖下起伏的曲线是水流,每个孩子第一次画河流,都会这样画。

“嗯。”叶森握着他的手,没有过多解释他为什么会这么画画,他如何画出这样一幅画。

他的手被水浸润之后又擦干。带给郑千玉一种在河流之中濯洗后淋漓的想象,他带郑千玉又重新走那条直线。长长的,在纸面的顶端,河流改向之后的一侧,从左到右。

“这是岸。”

他站在郑千玉背后,几乎拥抱他,但事实没有。只有气息跟随,包裹。

越过岸,抵达画面的边缘,然后是纸张,画板。可以松开手,但此时不必。

“岸在河的旁边。”

叶森告诉他。

第32章

为什么这样画?

郑千玉没有问出口。

他一直极力想要认为, 叶森开始学习油画,都是源自他的个人爱好。也许叶森是很有才情、很有天赋的画家,只是较晚发掘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

也许他早就画出一幅幅精彩的画作, 在这样的艺术创作里找到更新的自己。就像他现在熟练下厨,人不会永远只有一面。

人怎么可以,完完全全为他人而创作?这太危险了。

人要为自己创作。

“你以后要这么画画吗?叶森。”他问,语气很温和,没有怀疑、责备的意味。

郑千玉问这句话的时候,他微微转头,角度竟与墙上挂着的那幅画一致。夜晚的森林。他的心情像浸入一种浓重的夜色之中, 植物的气息不再使人清爽安心,那是一种全然黑暗的静默。

林静松向来是一个只理解内容,不识读语气之人。唯独对现在的郑千玉, 他知道只读语气不对,只读内容也不对,有时候, 语气和内容一起读,都显得模糊。

他承认自己的真心:“是的。”

郑千玉收回了自己的手, 道:“这样不好。”尽管用手触摸一条画面上的河流,尽管知道河边就是岸,这是很动人的。

他从不评判任何艺术,也不会否认任何创作形式, 但“自我”是很重要的东西,他摇摇头,很轻地说:“油画不是这样的。”

随着郑千玉手的离去,林静松的手也空落了。于是他像自言自语一样应答:“也许我画的不算油画,没关系。”

郑千玉意识到自己刚才说了很重的话, 阴郁的心情悄悄侵袭了。

“抱歉,我的意思是……对于我来说,这幅画它摸上去是很好的,但是。”他顿了顿,道:“不管是什么画,画出来,都应该是给看得见的人。”

他说得诚恳,这样应该足够清楚。郑千玉不赞同的不是他作画的方式,而是他作画的目的。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郑千玉擅长包裹自己尖锐的心情,他总是温和的,“也许你的颜色、画面也都很好。”

他像系上一颗扣子,掩上他们的分歧。

林静松看自己的画,郑千玉站在这幅画前,和容貌出色的郑千玉一对比,这幅画更显得奇形怪状起来。

起初,林静松确实尝试在画面上也尽可能呈现出好的观感。但这明显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画一条河和岸,水的体积和纹路要如何用光影和色彩去体现?当他开始塑形颜料,已经完全顾此失彼,这幅画也早早难以入目了。

林静松在画板上不甚熟练地描摹,他知道自己没有画画的天赋,体会它的过程,感受其艰难,是林静松收获的全部。

“不管如何,我不应该这样说你。”郑千玉离开了林静松身边,走到稍远处,有些疏离了。

“你说得对,我确实……”

“下周有个画展,不知道你……”

两个人同时开口,又同时截住了话头。

林静松想说“我确实别有用心”,话没说完,抬眼看郑千玉,他的神情有些阴郁,却尽力微笑了。

四个字被含回喉头,林静松最终没说出来。他凭借一种本能,察觉出郑千玉现在无法听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