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高门悍妻(91)

作者:月上蓬莱 阅读记录

寒暄过后,薛蟠见冯紫英脸上有伤,便问何故。

冯紫英笑着道:“之前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住了,再不跟人怄气了。我这脸上的伤啊,是在铁钢山打围,让兔鹘子给捎了一翅膀留下的。”

围猎可是皇家子弟,以及受其邀请了,才能去的。

宝玉忙问是什么时候,又闲聊一会儿。

冯紫英吃完茶,众人邀他入席。

冯紫英却说要走,还说有一件大事要面见他父亲回话,就不吃席了。

诸人不依,冯紫英便说领两碗酒。两大海碗酒,冯紫英站着,一气喝完。

宝玉觉得冯紫英真有几分英雄气了。

送走了冯紫英,诸人又饮了一回才散。

热闹过后,宝玉又生出空虚感来。说不上的哪里空空的,但哪儿哪儿都空。

说到英雄气,宝玉想到了李家哥哥。宝玉曾经也很父亲贾政说,他要像李家哥哥那样驰骋疆场,报效国家。父亲贾政说他是个蠢物,连经史子集都没有学透,拿什么报效国家?当时他觉得父亲说得很对,后来又对科考厌恶至极。文不想搞,武不能搞。只有每日在怡红院,跟姑娘们在一起,方才觉得跟水一样的清新。跟男子在一起,只有满屋的牛皮跟酒臭。

回去后,袭人责备宝玉不跟她讲一声,就跑出去喝得醉醺醺地。宝玉说,因为冯世兄来了,他忘记了。冯子英世兄,还算这些世家子弟中,比较豪气的,让宝玉看得上的一个了。

正说着,宝钗走了进来。

晴雯几个见了,远远地离了。这个宝姐姐来怡红院从来都直接往里边走,也不找人通报,像入自家门户一般。宝玉屋里只有袭人跟她投缘。几个大丫头纷纷散去。

宝钗笑着道:“偏了我们新鲜东西了。”她一直在闺房中,听着这伙子人在她兄长薛蟠屋里吃酒耍闹。宝玉前脚走后,她后脚也来瞧瞧。

宝玉道:“姐姐家的东西,自然先偏我们。”话说那鱼鲜,藕粉,猪香,瓜嫩。薛大哥总是能弄到好东西。

宝钗摇着头,笑着道:“并不是先偏你们。昨儿哥哥特地请我吃,我不吃,叫他留着送人、请人。我知道我命小福薄,不配吃。”

宝钗这话,原本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贤淑,对好东西不争不抢,留着给赶人情多好。

宝玉听后,心里却不是那个滋味儿了。原来薛大哥不是一有好东西,就想着平日里一起玩的哥儿几个;还是宝姐姐让他拿来待客,他才拿出来的。

所以,这些平日里一起玩儿的兄弟又算什么?玩伴?酒搭子?亦或者什么都不是,凑在一起热闹一下子罢了。

谁知热闹过后的冷静,比往日的冷静更让人寂寞。即便宝姐姐在一旁温言软语,也无法消除那种感觉。

只听见晴雯在外边抱怨:“有事没事跑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不得睡觉。”

宝玉心想,晴雯这丫头牙尖嘴利的,说话不过脑子,屋里可是听得真真的。

宝钗听了并不显恼,反而跟宝玉有说有笑的,直到深夜。

窗外苍苔露冷,□□风寒,宿鸟栖鸦惊飞。宝玉想,林妹妹此时又在做什么呢?

*

黛玉正在扬州林府西厢的灯下,展开笔墨,落下一行隽秀的字迹,“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门外“咚咚”敲响,是母亲贾敏端着养生汤来了。里边给了新出的桑椹等物,汤紫红紫红的,看着很好看。这是大嫂子尝试的新方子,叫五黑汤,其用料包括桑椹、黑枸杞、黑枣、黑梅干跟黑葡萄干,酸酸甜甜的,很开胃。

“玉儿,在写什么呢?”贾敏见黛玉把有墨迹的纸盖上了,便知其有心事,便笑着问她。

“母亲,我没有写什么。”黛玉道。

“哦?”贾敏分辨着盖着的纸背上浸透的墨迹。只辨认出什么默默,什么痴痴。

贾敏会心一笑,倒让黛玉觉得母亲想岔了。

黛玉遂展开刚刚写的纸张,索性让母亲看好了。

贾敏读着这句诗,这是女儿的心声。前边半句“花魂默默无情绪”还好理解,玉儿是个内敛的孩子,她有她自己的世界,俗世的情绪不教她感染半分。但是后边那句“鸟梦痴痴何处惊”,鸟儿在梦什么?又在痴什么?

贾敏依稀觉得黛玉是有意中人了,老爷每次去京都,都要去李家跟李守中下棋。李家的哥儿是真好啊……

贾敏笑着道:“写得好。让我想起了李太白的一句诗来,“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就是不知后半句是何意。”

黛玉则是迅速喝完母亲送来的汤水,两颊绯红地对贾敏道。“母亲,早些休息。时候不早了,明儿再跟你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