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是无意听到了,真是骇人听闻。
银蝶追着黛玉过来,也听到了几个婆子不堪耳闻的闲聊。
银蝶咳了一声,那几个婆子见是珠大奶奶屋里的大丫鬟,拿着扫帚散开了。
黛玉还在震惊中,不是才听说凤姐儿跟琏二爷的女儿大姐儿在出痘,凶险得很吗?琏二爷难道就不担心?还有那多姑娘,竟然和府里好多男性都有首尾……
不过黛玉相信,珠大哥就肯定不会。
银蝶对黛玉道:“别听那几个老货胡扯。中午在大奶奶那里吃饭。大奶奶安排了很细化的滑丸子,姑娘一定喜欢。”
抱了兔子回李莞院子,银蝶便将今日之事告诉了李莞。
李莞在心中替王熙凤道一声不值,又免那几个婆子的话让黛玉多想。
李莞跟黛玉讲:“你珠大哥就挺好,一心读圣贤书,这些年侍妾通房都没有。东院的秋桐,原来就是太太她们买来,准备往我院里塞的,珠大哥怎么都不肯收。姑娘你看我们就很好。养的兰哥,柔姐儿也乖巧。好人多着呢。不值当的事,不值得想。”
送黛玉回去住处的时候,银蝶悄悄在黛玉耳边讲,岩哥儿也没有通房侍妾。
银蝶送黛玉回来后,李莞问:“林姑娘说了什么吗?”
银蝶道:“林姑娘什么都没说。”
李莞又道:“回头敲打敲打那几个偷懒婆子。正事不干,怪会背后嚼舌根。”
银蝶道:“是。”
且说大姐儿在凤姐,大夫们,还有东府一应人的照顾下毒尽斑回。送了娘娘,家里就举行了祭祀,焚香等活动。
李莞复见熙凤,发现她竟和贾琏看起来又百般恩爱了。
俗话说,另拆一座庙,不毁一桩亲。贾琏在外边的那些事,王熙凤等人也不一定不知道。那厨子多浑虫又是赦大老爷的人,还是晴雯的表哥。况东院又是隔了院子了。各人先管好各人屋里的事罢了。
待到宝钗过生日,府里又热闹了起来。以往姑娘们的生日,都是差不多的比例。但是,宝钗这次生日不一样,这是她十五岁及笄之年的生日,意味着即将可以嫁人了。
贾母提议要亲自替宝钗作生日。因此宝钗这次的生日规格,竟是比包括别的姑娘们高了许多。
李莞觉得,贾母这般大办宝钗的生日,其实是另有目的的。因为这个世界女孩子一般到了及笄之年,就要说人家。贾母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宝钗已经可以嫁人了,但是跟宝玉的事就是不松口。贾母的态度很鲜明,厚待宝钗,但就是不娶她当孙媳妇。
薛家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点,或者说直接装作不懂贾母的意图。他们依旧住在贾府里,没有半点要搬走,或者要给宝钗另说人家的意思。
宝钗见她的生日规格比往常府里姐妹过生日都高,便对她们:“将来你们及笄时,也是这般的热闹。”
黛玉想着,还有三年,我也跟宝姐姐一样,要过一个热闹的生日了。又想起珠大嫂说的那些话,心思如飞到云中一般。
贾母问宝钗,爱听什么戏,喜欢吃什么东西。
宝钗按照贾母的喜欢回答了,热闹戏文,甜烂食物。
李莞观薛宝钗为人处世上,还是很聪明的。只可惜,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孩子,削尖脑袋要嫁给宝玉,还嫁不成。宝钗的问题,要付主要责任的,当数薛姨妈。
正月二十一日,宝钗生日那天,在贾母的内院,搭了一个小巧的家常戏台。在贾母的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
戏台子上,好生热闹。李莞在一行人中,吃着东西看着戏,直到晚席散时。
贾母比较喜欢一个演小旦跟小丑的,便让人把他们二人带进来。
两个小戏骨都很小,演小旦的十一岁,演小丑的九岁。贾母让人拿了果肉,又另赏了两串钱给她们。
王熙凤指着扮小旦的,笑道:“这个孩子扮相上,活像一个人。”
李莞顺着她指的看去。那小旦的扮相我见犹怜,竟有几分林妹妹的风姿。
宝钗笑而不语,宝玉也不答话。
李莞记得,湘云这时候会跳出来,说这个小戏骨像黛玉。虽然在现代社会,艺术家的身份地位是比较高的。但是在这个世界里,戏子地位很低。湘云将小戏子跟林妹妹一起说,是不合适的。剧中的林妹妹后来也不高兴了。
李莞忙接过王熙凤的话:“可不是,这孩子真像前年请的戏班子的那个当家的角儿。赶紧都散了吧,天也不早了。”
史湘云正准备说那旦角的扮相像林妹妹,却一下子散场,嘴边上的话也没有说出来。
其实大家也都觉得小戏骨的扮相像林妹妹,当时诸人都在笑。珠大奶奶这时候把诸人轰散,都说,珠大奶奶是真真地在护林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