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盲猜稻香老农是他的姐姐李莞,因为李莞的院子里不是种着菜,就是养着鸡鸭鹅这种供食用的家禽。
余下的雅称,李岩分不大清。他来荣府并不多,每次看完姐姐跟贾家老太太,就回去。因此,他对荣府里的人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姐姐李莞的描述。
潇湘子的《咏白海棠》中有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李岩感受得到,那如泉涌一般,灵动的诗意。潇湘子定是灵魂诗人林妹妹了。
他揉揉小梨花毛绒绒的脑袋,将它装进绑在身上的布袋中,翻身上战马。
第39章 财路
打小梨花跟着李岩奔赴西北后,李莞的院落又恢复了昔日宁静。每日陪着儿子贾兰念书,引着女儿柔姐儿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喂喂院子里养的鸡鸭鹅兔,再就是跟姑娘们一起研究一下绣样。
李莞盘下来的铺子整活了,好多人买零嘴儿,都会去东角街。铺子的糕点师父是原来庄妈妈的班底,每日银蝶都会去料看。
糖炒栗子是李莞搬来的新货,被家里的姑娘们吃中了。李莞许着让银蝶再去铺子里多拿些回来,往各房各处都送些去。
话说宝玉这天不在屋里,袭人也回去了。银蝶便把给宝玉的那份糖炒栗子给了门口的一个小丫头子。
偏宝玉的乳母李嬷嬷杵着拐杖来瞧宝玉。见宝玉不在家,宝玉房里的丫鬟们又在玩闹,李嬷嬷看不过去,跟往日一样,指着丫头们就讲:“自从我出去了,你们越发没个样儿了……”
宝玉房里的小丫头们都不喜欢这李嬷嬷,平时就爱倚老卖老,并不理她。
李嬷嬷竟只管问,宝玉如今一顿吃多少饭,什么时辰睡觉。
小丫头们胡乱回答她。
李嬷嬷觉得没趣,瞧见桌上反着一盘栗子,闻着怪香的,捡了一颗,磕了皮,就往嘴里送。
那栗子竟不是原来府里常吃的风干栗子,是拿糖炒的,皮上剪了个小口,栗子肉软软糯糯的,格外的甜。
李嬷嬷道:“这炒栗子,怪香的,怎不送与我去?我带走了。”
昨儿宝玉回来就说,珠大奶奶房里的银蝶姐姐,要是来送炒栗子,让屋里的丫头们给袭人也留些。袭人爱吃风干栗子,也尝尝炒栗子。
这会儿宝玉和袭人都不在,屋里的几个小丫头做不了主。
一个丫头忙道:“快别动!那是给袭人留下的。回来惹气了,您老人家自己承认,别让我们跟着受气。”
李嬷嬷仗着自己奶过宝玉,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上回她把宝玉的枫露茶喝了,害得茜雪被骂,又顶锅被撵,幸好被珠大奶奶接她院子里去了。所以,这个小丫头把话就说明白了。
李嬷嬷蛮不讲道理,又是她常挂在嘴边的那套,闹了起来,“我用血变的奶水奶了宝玉一场,就是吃他再值钱的也吃得。”
可巧王熙凤正往王夫人处去,路过宝玉的住处。听得里边声嚷,王熙凤知道是李嬷嬷老病发了,在排揎宝玉的人。
王熙凤忙赶过来,拉了李嬷嬷,劝着道:“好妈妈,别生气!你是府里的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呢!是谁不好,你说出来,我替你打他。”
李嬷嬷道:“吃几个栗子都吃不得了。”
王熙凤笑着道:“吃得吃得,我那刚刚有珠大奶奶刚送来的炒栗子,多着呢。还有烧得滚热的野鸡,跟我吃酒去。”
王熙凤就这么把李嬷嬷给拉走了。
小丫头们看到李嬷嬷被王熙凤拉走,都拍手笑道:“亏得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给撮走了。”
王熙凤把李嬷嬷薅她屋里吃酒,剥了一个炒栗子往嘴里一放。“挺好吃。往日都是吃风干的栗子,硬不说,还不好克化。这炒出来的栗子,又香又软。拿糖炒的,更给这栗子提了香。”
王熙凤又喊平儿,将她这里的糖炒栗子拿油纸裹了一半,给李嬷嬷带走。
“难怪听说珠大奶奶在赚钱。”王熙凤酸道,“原来我也有赚银子的门路,偏生珠大爷这不让弄,那也不让弄。”
王熙凤说的赚钱的门路,便是放印子钱。贾珠说那是违法的,府里谁都不许碰。
平儿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王熙凤的抱怨。
“一家人的开销,打赏下人,还有人情往来,哪一样不需要花钱。你琏二爷又是个大手大脚的,今儿往家里要钱,明儿要钱,操持这个家真不容易。”王熙凤道。
平儿一直聆听着。她道:“不如去跟大奶奶讨个经。大奶奶赚钱的门路,是过了珠大爷的,是明着的。”
王熙凤道:“珠大奶奶是二房的人,跟太太都不对付。况且二房的好事,何时到了大房头上?”
平儿是王熙凤四个陪房丫头中,唯一一个在王熙凤跟贾琏的周旋中,留下来的。平儿是个眼明心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