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莞依稀记得原剧中尤二姐后来是跟了贾琏,被王熙凤恨上了,还设计要了尤二姐的命。
而如今,王熙凤跟李莞有生意上的往来,也不愿今日之家宅再背上人命。
“凤姐儿最近怎样?”李莞问。
银蝶道:“昨儿还见了平儿姑娘,说二奶奶身子看似好了,但落红一直都有,药也吃了好些,就是不大起效。”
李莞道:“不然找林姑娘再给凤姐儿看看。”
李莞便约了黛玉来园中看王熙凤。
“瞧瞧什么风,把贵人都给吹来了。”王熙凤拉着黛玉道。
若不是平儿说王熙凤落红症没好,单看她精致的妆容,还看不出她生病了。
黛玉搭上凤姐儿的手腕,道:“二嫂子的病,切忌不要伤神、动怒。”
王熙凤听后有些怅惘,失神片刻,笑着道:“你真当你二嫂子是醋坛子里边泡出来的啊。”
看来贾琏平日不检点,没少让王熙凤生气。
李莞也笑着说:“林姑娘肯定不是这般想的。”
平儿端来茶点,王熙凤留黛玉、李莞吃茶,也叙叙话。
王熙凤问:“大嫂子,你家婶子近来可好?”她听说李家二房在闹和离,便起了个心想一问究竟。
李莞看了看黛玉,她正小口地品着茶。李莞心道,李家顶幸运的事,是跟林家这样通情达理的人家结亲。若不是林家,保不齐还没弄完二房的事,大房又会遭退亲。
李莞道:“我二婶跟二叔和离后,人神清气爽的,不知道有多好呢。”
王熙凤问:“你二婶如今还在你家中?”
李莞道:“我二婶当然在我家中了。我家祖母和我两个妹妹离不开我二婶。”
王熙凤笑着道:“和离了还住婆家。叫哪门子和离?”
李莞道:“我二叔荒唐,我二婶跟我二叔和离了,跟二婶住哪里有何干系?”
王熙凤又问:“那二婶跟你二叔平日里碰到,岂不是要翻天?”
李莞道:“我二叔养好后,被我祖母赶庄子上了。我祖母说,人不劳作,太闲了,会闲出一身病来。”
正说着,邢夫人也进来了。黛玉把挨着王熙凤的位置让给邢夫人,说去看平儿姐姐,便出去了。
邢夫人问李莞:“你家二叔跟你二婶和离后,你祖母竟是赶走你二叔啊?”
不一会儿,有小丫头子进来给邢夫人端来一盅茶。
李莞一边喝茶,一边淡定地道:“这有什么奇怪的。我家这些年里里外外的打理,还有两个妹妹的教养,都少不了我二婶。我祖母早就把我二婶当女儿来疼了。反观我二叔,就没干过好事儿,早年把家里的钱当流水花在外头,一跑就是十来年。我祖母没给我二叔气出毛病,都是我祖母福气大。”
邢夫人又似担心和关切地道:“只是你家两个妹妹,到时候咋说亲呀。”
李莞笑着道:“我两个妹妹样貌、品行,哪儿哪儿都好。我家祖母、婶婶都不着急。太太竟是替她们操这份心了。我替我家人谢过太太了。”
邢夫人失笑,心道,李家现在是新贵,多着巴结他家的人,何愁嫁女儿?
王熙凤对李莞道:“你家婶子也是个有福气的。”
“到底是我二叔靠不住,二婶跟他是委屈了。”李莞叹了口气,道:“说我二婶有福,是碰到了好婆婆。总算是有个家。”
邢夫人笑着对李莞、王熙凤道:“你们也是有福气的。”言下之意,是让李莞别说贾家的婆婆不好了。
李莞噌笑一声,不回答。她的婆婆虽然不好,但相公好,儿子争气,女儿活泼可爱。想着天底下没有那十全十美的事儿,李莞心里的那碗水一直是端得平的。
王熙凤却也不拂邢夫人的面子,道:“太太您也是顶好的。”
邢夫人是续弦,也不讨贾赦喜欢,在家说话都矮一等。不过,被人夸好,邢夫人又觉得自己这个婆婆当得还不错。
几人聊了半晌,李莞便出来寻黛玉。
平儿见李莞,便道:“刚刚碰巧宝姑娘来府里,把林姑娘也喊去一起玩了。”
自打宝钗搬离荣国府后,薛家母女还会时不时因各种原因回荣国府。眼下正值东府的丧事,也不失为薛姨妈带宝钗回来瞧瞧的理由。
小丫头子把李莞带到黛玉跟宝钗处,宝玉也在。
几人凑在一起,拿着纸笔在作诗。
宝玉拿起黛玉刚刚写过的诗赞不绝口
只听见宝钗道:“自古有言,“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总是贞静未主,女红次之。诗词之类,不过是闺阁游戏,可以会,也可以不会。咱们这般人家的女儿,也不需要这些才华的名誉。”
李莞听后,心中直呼,我的天呐,宝姑娘,你就是写不出来好诗,也不用这般拉踩会作诗的女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