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高门悍妻(123)

作者:月上蓬莱 阅读记录

李岩还“不是”,“等等”了半天,最后腼腆地道了一句:“我还不知道姑娘心意呢。”他有感觉,但还是思愈深,就愈觉得自己在尘埃中,竟有些患得患失了。

大将军哈哈大笑,回想起来,那小药童的心意都写在脸上了呀。

第61章 薛家离开,李家说亲

大将军来李府做客后,就跟李守中把话说开了。大将军说想做李家跟林家的媒,问这个媒做不做得。

李守中听后大笑,把大将军引去他的书房。李守中的书房正中摆着一个围棋盘,上边是白子黑子纵横交错、势均力敌。

李守中道,这正是上回林大人来,他跟林大人未下完之棋。

大将军奇道,竟然李家跟林家如此要好,两个孩子又有意,为何不跟林家提亲呢?

李守中跟旁人说起李岩的事,总是用一句孩子还小,给搪塞过去了。

但大将军是对李岩有知遇之恩的人,李守中就把话说明白了。至今未跟林家提亲,主要考虑,一来,李岩曾经说西北未定,何以家为?二来,李家大姐儿曾经跟贾家定亲,后来周折了,虽然最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到底是伤了和气,不如不定亲的好。

大将军知道李岩忠勇,又是有情有义之人,但属下的终身,大将军觉得自己是能说上一二的。

大将军说,当今圣上不是汉武帝,他也断不能让岩哥儿做了霍去病。当朝没得武将说是不打胜仗就不能娶亲的理儿。若是林家姑娘有意,又何必拖了两个有情人呢?二来,林家不是贾家,林家是清明之家,怎会出贾家那般出尔反尔之事呢?

大将军一言既出,要给林家和李家做这个媒。李家就把李莞喊了回去,跟她一起商量修宅,提亲,要怎样办更合适。

李莞这边正有另一档子事儿。在贾府里住了多年的薛姨妈一家竟然说要搬走。这可真是稀奇事儿。之前所有人都以为薛家人会住到宝二爷娶正房宝二奶奶,才会见到黄河死心。

不过,李莞觉得薛家要走,还是有迹可循的。螃蟹宴后,贾母对宝钗的态度就冷了下来,虽然贾母还能跟薛姨妈有说有笑,但就是冷着宝钗了。

世家大族饭桌子上吃饭,也是有一定规矩的,客为尊。贾家的尊位就是离贾母近的位置。往常贾母会依次喊着,宝钗、玉儿,迎春、探春、惜春、宝玉,快到跟前儿来。越放在前边喊的,就越是当客看待的。宝钗是客,所以贾母放前边喊;黛玉是外孙女,迎春、探春、惜春是孙女,宝玉是孙子,所以放在后边喊。

如今,贾母对宝钗冷了脸,大家一起吃饭时,贾母就不再喊宝钗了。这么来了个几次,宝钗在贾府立不住脚了,薛姨妈就说要走。

薛姨妈要走的态度那个坚决,就是王夫人也拉不住。

王夫人对外说,薛蟠说了亲,薛家在京城有自己的宅子,总要回去收拾,迎娶媳妇儿。

总算是要送走薛家了,对贾家来说,是件好事儿。薛蟠只知吃酒惹祸,把宝玉往不该去的地方带;宝钗虽然会做表面人情,时间长了,大家也知道她是什么人,及笄这么久了,还赖贾家,当真是两家都不好看。

除了王夫人跟宝玉,没有多少人会伤离别。连跟宝钗有血缘亲戚关系的王熙凤,都不说一声挽留,谁让这些年宝钗没大没小的一口一声“凤丫头”地喊着呢。

薛宝钗倒是挺会圆场面,说薛家在京都的宅子也不远,还是跟大家在一块儿,往后来往也方便。

黛玉反正是不会去的,冰片糖、螃蟹宴,看似一番好心,却是在要命。外祖母心里跟明镜似的。所以说,搬起石头,往往是砸自己的脚。本来外祖母还没有把事情做绝,也默认了薛家这些年在贾家白住着。是宝钗自己先把事儿做绝了的,就怨不得外祖母赶人了。

薛家人走后,从此蘅芜院就空荡荡的了,四下寂静无人。

宝玉得知宝钗离去的消息后,大吃一惊,顿生伤感,心想,天下竟有如此无情之事,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

又听闻父亲要出题考他一考,吓得一个激灵,往荣禧堂赶去。

李莞欢送完薛家后,就马不停蹄地回了李家。

父亲李守中破天荒地问家里应该如何动土。上次家里动土,还是在李莞出嫁那年。

李莞再一问,原来大将军要给李家和林家牵线做媒。

李莞心道,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呐!

李岩是既欢喜,又有几分忧色。

李莞私下问其缘故。

李岩道:“姐,我还不知道林姑娘的心意呢。”

李莞笑着道:“林姑娘的心意,你当真不知?想想她一番心血制冻疮膏是为何?”

李岩俊俏的脸上泛起红润,修长的手上早就没有了去年冬天落下的冻痕,但心中却是被那芬芳的药膏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