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瞧着琮哥儿跟迎姐儿待邢夫人也孝敬,早晚请安,也是勤的……”素云道。
几人在马车里讲着讲着,就到了李府门口。
李老太太一边被李莞母亲搀着,一边被李莞二婶搀着,站在大门最中间。李岩站在李母旁边。李玟、李琦站在李婶旁边。家中的丫鬟、婆子、管家、家仆皆立在后边。
李家这是大礼相迎。
李岩今日着一身月牙白的箭袖长衫,外边罩了一件银丝罩衣。头上绑着镶银的发带。加上他眉宇间淡雅的气质,远远看去,竟有一种出尘的天人之姿。
这套行头,是他的两个妹妹李玟跟李琦亲手一针一线地缝的。罩衣上的银线、发带上缀着的银饰,皆是两个妹妹商量了又商量,看了又看,最后给弄出来的。
李玟跟李琦二人穿得很是简单,翠绿的鱼尾摆长裙,两边的发髻上简单地追着雅光珍珠。她俩今儿卯了心思,甘当绿叶,给红花做陪衬。陪衬的不是别人,正是她家大哥哥李岩。
贾家的马车队在李府门口停下。马车里被扶出来一个又一个姑娘。
李老太太看着这些花儿一样的姑娘,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
李玟跟李琦两人在后边小声说着话儿。
“你看哪个是林姑娘?”
她俩一个儿一个儿的姑娘看着。
她俩平素养在绣楼,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去过荣国府给贾家老太太问安,但不多。贾家的小辈儿里边,她们只见过三春。黛玉、宝钗、湘云三个,李玟跟李琦从哥哥姐姐那儿听过,但没有见过。
“最前边那个蜂腰猿背,鹤势螂形,正在大说大笑的,肯定不是林姑娘。”
“我猜那是湘云姑娘。”
“我也这么觉得。”
“后边那个生得珠圆玉润,举止大度,甜美可人的,我猜是宝姑娘。”
“对对,跟大姐姐说的宝钗姑娘很像。”
“快看,这会儿被扶下来的姑娘是不是?真真儿跟个仙人儿似的。”
但见黛玉今日穿着一件白色荷叶裙,发髻上簪着两朵淡粉的小花。薄薄的罥烟眉,眼里含星,肤若凝脂。
“那定是林姑娘了。举手投足,都跟画中走出一般。原来觉得大哥哥穿白衫好看,林姑娘穿白裙,那是跟个仙女儿似的。”
李玟、李琦二人瞅了瞅站在对侧的李岩一眼。
李岩的目光正落在黛玉身上。林妹妹第一次来李府,李家老太太,父母,李婶是紧张的,忙前忙后,生怕哪里没有安顿好。李岩亦是紧张的,一大早就被两个妹妹掰来掰去,光发带都换个好几个。
而跟黛玉对视的那一刻,宛如初春带着花香的风,吹散了冰面,也吹皱了他心间那湾淙淙的清泉。
李玟和李琦相识一笑。
问候过后,李家诸人将贾家的众姑娘、哥儿、以及跟随他们的丫鬟、婆子,随从等迎进屋。
贾家的姑娘、哥儿们被迎去正堂。丫鬟、婆子、随从,则在东南角的一处小院儿里休息。
贾家的众仆从打量李家的院子,虽然不似贾家那般庞大和奢华,但格外的清新。李家的一树、一木,都规划得很齐整。屋子是周周正正的,花园也是如此,就连花园中间的石子路,都是直的。
李家的老管家给贾家的仆从每人都端了椅子,还奉上了热茶、点心。
宝钗的丫鬟莺儿被李家的小丫头子拉到椅子上时,还感到受宠若惊。“一个小杌子就可以了,不用这么麻烦。”
李家那小丫头子笑着道:“姑娘来了是客,当然是客礼。若是让老爷知道我们用小杌子待客,非要罚我们抄书不可。”
莺儿奇道:“抄什么书?你们还让认字了?”
那小丫头笑着道:“略识几个字罢了。姑娘先喝茶,我去拿点心。这是姑奶奶铺子里的。”
李家姑奶奶,就是贾家的珠大奶奶,李莞。莺儿知道珠大奶奶在外有铺子,还往小姐这儿送过好些次点心。那点心,是主子们吃的,莺儿并没有吃过。都说珠大奶奶铺子的手艺好,莺儿一个月只有五百月钱,还要给娘家攒着,也从未舍得给自己买点儿吃。
小丫头子将几盘点心摆莺儿边上的小桌子上,就去忙别的了。
莺儿尝一块儿梅花酥,酥酥脆脆的脆皮,里边裹着细腻的枣泥,甜甜的,入口即化。她又拿起一块山楂糕,外边是一层软软的糯米皮,里边是酸酸甜甜的山楂泥,还能吃到山楂果肉,可是开胃了。莺儿又剥了一颗炒栗子,那栗子香甜软糯,实在是太好吃了。
一同围着桌子坐着的还有迎春的丫鬟司棋,探春的丫鬟侍书,惜春的丫鬟入画。
“姐姐们也都尝尝看,大奶奶家做的糕点可真好吃。”莺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