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70)

作者:小胖柑 阅读记录

“你们是客人,这怎么好意思呢?”

岳宁摆了摆手:“我们来试酱料是为了以后合作,合作了就是一家人,谢厂长就别说见外的话了。”

“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崔慧仪笑着说。

这话正合谢厂长心意,他点头应道:“对对,一家人,一家人!”

“张师傅,有围裙吗?”岳宁问道。

胖师傅拿来围裙,岳宁系在身上,围裙太大了,她只能把带子系到前面。胖师傅摸了摸光头,笑道:“这围裙都能当床单了。”

岳宁看着像长袍一样的围裙,也跟着笑了。她问道:“张师傅,能帮我一起做吗?”

刚才岳宁夸赞他的酱好,张师傅心里喜滋滋的,觉得这小丫头特别讨喜,便说道:“我听你指挥。”

岳宁想了想,说道:“爷爷和张师傅帮我,其他人要是没什么兴趣,就别在厨房待着了,去餐厅等着,等我做好饭,大家一起吃。”

“岳宁,你可真厉害,居然能让港城有名的大厨给你打下手。”崔慧仪半开玩笑地说。

“不仅我爷爷是大厨,咱们张师傅也是民间高手。”岳宁得意地说,“两位大师傅给我打下手,用北京话讲,这叫倍儿有面子。”

“丫头,那咱开始干啦?”张师傅问道。

“干活咯!”

第25章 东平鸡饭

谢厂长招呼大家出去,崔慧仪说:“我留下看看。”

“张师傅,饭应该有多的吧?没有的话就要蒸起来了。”岳宁问张师傅。

“饭有的,我多蒸了些,晚上打剩下的,明天早上用作泡饭。”张师傅带着岳宁过去揭开蒸笼,查看蒸着的米饭。

米饭的清香随着蒸汽飘散出来,岳宁立马猜出这是东北大米,说道:“好香。”

做鸡饭最好用泰国香米或者南方那种不太糯的粳米,这样做出的饭才粒粒分明。不过,谁又能拒绝这香喷喷、不用任何配菜就能吃一大碗的东北米饭呢?

张师傅悄悄说:“咱们是食品厂,米比别人家的要好,都是东北大米,可香了。外头那帮人说是来咱们这儿催货,实际上是冲着咱们这儿香喷喷的米饭来的。要不是我做的菜不是淡就是咸,他们巴不得一天三顿都在食品厂吃。”

“啊?那不要粮票吗?”岳宁问。

“交一样的粮票,他们去服装厂催货试试?天天吃发黄的籼米饭。”张师傅振振有词地说。

“张师傅,你太坏了。”岳宁笑着说。

张师傅的观念她实在难以认同,也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能真把客户当成“孙子”,还嫌弃人家来这儿是贪图一口白米饭。

“我分派工作啦?”岳宁说。

“听你的。”

“张师傅,帮我剁点肉,我要一小碗细臊子,其他的切成黄豆大小的肉丁。”她又转向岳宝华,“爷爷,芹菜、大蒜、洋葱……”

她分派好工作,提起鸡走到案板前,正在切肉丁的张师傅问:“丫头,用绞肉机绞可以不?还是要手工剁肉?”

“啊?还有绞肉机?”岳宁问。

张师傅指着长凳上安装的绞肉机说:“你不会没见过吧?”

“没见过。我在西北山沟沟里长大。”

“不是说,你们是港城来的大老板吗?”

岳宁把鸡胸肉片下来,去掉筋膜,说:“哪儿啊?我在粤城出生,两岁的时候,妈妈跑去港城了,加上我爷爷解放前就去了港城,受牵连,爸爸被下放到大西北改造,就把我带到了大西北,所以我是在大西北长大的。”

“那你爸爸呢?”张师傅问。

岳宁拿着一把菜刀,在鸡的骨肉间熟练游走,起肉拆骨,幽幽地叹了一声:“爸爸没了。”

“对不住。”

“没事,这就是事实嘛。”

胖师傅看向正在切芹菜的岳宝华:“老师傅啊!你说你跑什么港城呢?港城再好,能有家里好吗?你跑去港城,害得孩子们受了多大的罪?”

这话戳中了岳宝华的伤心处,他神色黯然。这是他后悔了千万遍的事,如果可以重来,他死也不会去港城。他声音哽咽:“是啊!”

张师傅放下肉,拍了一下自己的嘴:“我怎么就这么不会说话呢?”

“你没说错。”岳宝华轻声说。

岳宁短短几分钟,就把一只鸡的鸡皮、鸡肉、鸡骨、鸡油分得清清楚楚,她拿了两块鸡胸肉给岳宝华:“爷爷,这两块鸡胸肉剁成细蓉。”

她回过头对张师傅说:“我爷爷又不知道后来会这样,他也是没办法,这么多年一直记挂着我爸爸。有钱难买早知道,您说是不是?”

“是啊!是啊!这种事谁能预料到呢?”张师傅绞好肉,问岳宁,“丫头,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