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624)

作者:小胖柑 阅读记录

他侧头问杨裕合:“杨先生有什么建议吗?”

杨裕合微微笑了笑,转移话题:“锦华队的凉菜上来了,看起来很特别。”

那道菜端了上来,盘子里是一个土豆泥球,配上半个糟卤鲍鱼、一个虾尾和一节毛豆。大盘子里,则整齐排列着三样糟货。

观众评委问:“为什么我们没有土豆泥?”

“土豆泥是装饰配菜。”张大厨的助手答道。

“我们也要。”

张大厨拿过一个大盘子,把剩下的土豆泥装进盘子里,堆成了小山,让工作人员送给专业观众。

评委席上的金先生用筷子夹起半只糟卤鲍鱼,吃下后看向张大厨:“张大厨自己给这道菜打个分?”

张大厨笑了笑:“七分,时间太短了。糟醉菜最好过夜,所以味道有些重,不够柔和。另外,这道菜的灵感是上海夏日晚上,弄堂口家家户户吃晚饭,一盘加了光明冰砖的土豆泥沙拉,一盘糟货。我这里用的是鲜鲍鱼,而上海家常做法一般用素鸡、鸡脚爪之类的便宜货。”

金先生哈哈大笑:“张大厨谦虚了,您让我想起了在上海生活的日子,这个土豆泥让我想起红房子西餐馆,也让我想起了夏日石库门里的傍晚。”

“是。这个土豆泥就是红房子转成红旗餐厅后,里面的厨师长调来了锦华饭店,他教我的。”张大厨说道。

“很不错。”

两家的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上,第一个环节锦华得分就高出了许多。

热菜比拼环节开始,张大厨和徒弟两人不紧不慢,准备了鸡肉、牛肉和猪肉肉糜。

赵大厨父子在灶前站定。赵平安往炒锅里倒入菜籽油,热油一圈圈润开锅底后,勺子一勾,一团肉末滑入锅里,快速炒到肉末酥松,再加入辣椒、蒜末、姜末和豆瓣酱,一勺黄酒、一勺热水入锅,蒸腾的辣香弥漫全场。

赵平太郎将焯过水的豆腐递给赵平安,豆腐入锅,调味、勾芡一气呵成。一道香辣得让人流口水的麻婆豆腐出锅。

就在此时,张大厨揭开了他的粽叶扎肉的锅盖,收汁后的扎肉香味浓郁得让人食欲大开。

他们的案台上,一排盘子里放着小饭团。

张大厨剪开稻草绳,露出颤巍巍的五花肉。他切下一块,分成三份,将五花肉放在饭团边上,他的徒弟再添上一片碧绿的青菜。

两家的第一道热菜一起端了上来。

岳宁还是选择先尝麻婆豆腐。赵大厨说她教日本主妇瞎做“麻婆豆腐”,但他做的这道麻婆豆腐也不正宗。传统的麻婆豆腐用牛肉,当然,岳宁从不认为用牛肉是必须的,她自己做菜时牛肉和猪肉随意搭配,最喜欢的是牛肉和猪肉各半。可惜,赵大厨的调味太单薄了。岳宁是用花椒粒熬花椒油,而赵大厨是靠最后撒的花椒粉。

他们一上来就针对岳宁,主持人见岳宁已经尝过麻婆豆腐,便过来问她:“岳大厨觉得这道麻婆豆腐做得怎么样?”

“麻婆豆腐是一道家常菜,赵大厨也做出了家常味道。”岳宁的点评尽量委婉。

然而,岳宁的委婉点评,对已经积了一肚子火的赵平安来说,无异于是挑衅。他放下铁勺,转头道:“别光说,那你倒是让我看看,什么是不家常的‘麻婆豆腐’。”

场上的观众顿时沸腾起来:“宁宁,看你的了!”

“宁宁,烧一个,让他长长见识!”

岳宁站起来,对观众席说道:“先看比赛,看完我再做菜。”

她转头看向赵平安:“赵大厨,您先比赛。赛后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伸手不打笑脸人,赵平安深吸一口气:“好。”

岳宁转头对卢卡斯说:“吃肉。”

卢卡斯用勺子切下一块小扎肉,叉下去的感觉像是切奶油奶酪,柔软得不行。他塞进嘴里,立刻感受到了植物的清香,特别独特。

“很好吃。”他跟皮埃尔说,“上次在北京怎么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菜?”

“没找到合适的人,或者没找到那么好的店。”皮埃尔答道。

“但岳宁知道最好的厨师在哪里。”尼古拉斯说道。

评委席上的石川说,应该吃一整块肉配上一大碗饭,他这么一说,得到了宫本和岩西的支持。日本的照烧类菜肴偏甜口,这个菜很对他们的胃口。

福山楼随后又上了一道热菜,干烧大虾。铁盘还在滋滋作响,一大盘开背去线的大虾整齐码放,茄红色的外壳裹着浓稠酱汁,葱段和姜片零星点缀。

岳宁用公筷夹起一只,虾壳与虾肉微微粘连,番茄酱和豆瓣酱共同构成了这道菜的红亮色泽,口感甜辣,调味是对的,但干烧没有烧到味,只是外面裹了芡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