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舅,我们为何不大胆一些?四倍、六倍都可以考虑。”岳宁提议道。
乔家和笑着摇头:“小丫头,你这想法太激进了。”
“工期预计五六年,就算到1986、1987年开业,两倍的规模恐怕一开业就会饱和。四倍已经是保守估计了。我预测那时日本经济还会持续繁荣,港台地区整体消费能力至少能达到日本当前水平,这样的市场需求,难道不值得我们大胆规划吗?”岳宁据理力争。
余嘉鸿沉思片刻后点头:“确实,规划要一步到位。如果建成后再拓展,很难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现在的鸿安一期和二期。”
“那就先按六倍规模来建。”叶应章拍板决定。
余嘉鸿走到堆场边缘,望着暮色中的维多利亚港,往昔为抢运抗战物资而彻夜奋战的记忆涌上心头。乔启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想起以前的事了?”
“怎能不想?”余嘉鸿感慨道。
“好在都过去了。”乔启明摸了摸自己所剩不多的头发,那些腥风血雨都过去了,眼见着一切都越来越好了。
长辈们沉浸在回忆中时,大表姐余思齐一把勾住乔君慎的脖子:“君慎,你太不够意思了!你和致远在日本大肆购入物业,居然都不跟姐姐说一声!”
蔡致远见状,慌忙躲到岳宁身后。叶家表姐叶蕴娴双臂抱胸,语气冷淡:“他也没跟我说。”
“为什么不告诉姐姐?”余思齐加大手上的力道,乔君慎疼得直叫:“姐姐,快放手!这事主要是致远在操作,我平时基本都不过问。”
躲在岳宁背后的蔡致远探出头:“表哥,当时你们在日本度假,宁宁把我叫过去商量投资。这是宁宁的主意,她带我们挣钱,我们总不能拉上一堆人一起干吧?这样反而容易出乱子。”
“对对,都是宁宁的主意,我们不好拉拢一堆人。”乔君慎连忙附和。
眼见余思齐要松手,叶蕴娴笑着说:“宁宁今天可是一直都说有钱大家一起赚。这次的购物中心项目,她也是建议大家一起打造产业集群。你们要是跟我们说了,她还能不同意?”
“表姐!”乔君慎疼得头上的汗都出来了。
乔君贤帮他哥说话:“大表姐,慧仪姐姐等下就回来了,要是看见哥哥被你弄疼了,她会生气的。”
余思齐这才松开手,乔君慎揉着胳膊。
蔡致远从岳宁身后走出来,打趣道:“大表姐,你要不和宁宁比比力气?她可厉害着呢!敢一个人进九龙城寨。”
余思齐看向岳宁,岳宁听乔君贤说过,大姨和大姨夫昔年在滇缅公路运送物资,这个大表姐就是在云南出生的。大姨和大姨夫都有一手好枪法,大表姐有位婶婶,是抗战中的女将,一身武艺,大表姐从小跟婶婶学武,身手很厉害。要是姐姐真要试试她的身手?自己那点三脚猫的功夫,只怕在大表姐面前不够看的。
只见余思齐的目光移到蔡致远身上,问:“你也想挨揍,是吧?”
叶蕴娴表姐凉凉地说了句:“你挨揍了,可是连个疼你的人都没有。”
其他人全笑了,就剩下蔡致远垮着一张脸。
长辈们看着他们打闹,乔启明说:“走了,回家吃晚饭了。都这么大了,还像孩子似的。”
第257章 到上海
五月中旬的清晨,莫维文骑着自行车回来,到了弄堂口下车推行。
“哦呦,莫老师啊!你今天怎么买这么多小菜啦?”
“哎呀!阿姐啊,莫老师的丈母娘要来了。”一个胖阿姨过来翻看菜篮。
那个高高瘦瘦的阿姨有些奇怪地问:“庄老师的爸妈不是死在东洋人轰炸中吗?”
“庄老师后来不是被南洋的富商领回去的吗?去年她姐姐姐夫来过了,这个是她的养母。”胖阿姨看见篮子里有鱼有肉,“莫老师啊!你几点排队去买的呀?”
“四点多就去了。”莫维文拍了拍自行车后座上挂着的一个藤条筐,随后将其打开,里面一只汤碗大的甲鱼,正在扒拉着藤条筐。
“这个甲鱼真大,壳子很黄,这甲鱼老贵了吧?”
“八块钱。”莫维文说道,“还有这几条塘鲤鱼和河虾,灵光吧?”
“哪里弄来的?”
“就是一直来卖鱼的屈背老伯伯。今天他好东西特别多,还有河虾、小鲫鱼、穿条鱼、昂刺鱼。”
听莫维文这么一说,胖瘦两个阿姨,还有正在水龙头边洗衣服的大姐,都匆匆忙忙回家拿了篮子去买鱼。
改革开放了,买东西比以前方便了一些,但是肉蛋这些还是凭票限量供应,要买好的,一定要一大清早就出去排队。
好在现在乡下农民可以进城摆摊子了,这个屈背老伯伯时常过来摆摊卖自己抓到的鱼虾。不用票,倒也能让大家打打牙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