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553)

作者:小胖柑 阅读记录

阿彪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你想吃,等下来打,又不会不给你吃。”

岳宁探头:“阿彪,过来打洋芋了。”

阿彪放下饭盆,大步走了进来,阿根也去洗了手,两人进来一起捶打洋芋。

乔君贤从楼上下来,走进来看:“打年糕呢?这我在行。”

“不是,做洋芋搅团。”岳宁说道。

“哦!”

阿根说:“留一碗给你月芹婶。”

“等下你自己留。”岳宁调料准备好,“我月芹婶肚子很大了吧?还在上班?”

“他们施先生很好的,让月芹每天去报到一下就行了。今天是我玉馨妹子的妈来了。她得陪着,估计吃过饭就回来了。”阿根说道。

“玉馨妹子是谁?”岳宁不记得他们小杨沟有这么一个人。

阿根说:“你见过啊!就是被拐卖到小杨沟,卖给我们家的妹子。”

“哦!”

“她妈妈是农学院动物学科的教授,一个月前玉馨妹子夫妻带着孩子来看我们,刚好跟你月芹婶聊起这些。你月芹婶说数据很难拿到。玉馨妹子说她妈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后来就联系上了。数据拿到了,刚好施先生想要请教一些问题,你婶子就联系了卢老师过来。”阿根说,“你婶子总归要陪着。”

岳宁想起杜兰德的保罗马上要来了,她说:“阿根叔,晚上请卢老师过来,我也想见见她。”

“见她?”

“关于法国鹅的养殖。我在想,你是不是可以去开一家养殖场,那样也不要丢了你的老本行。”

“我现在这样挺好的。”阿根说道,他现在很满意了…

岳宁说:“挺好和很好是有区别的。再说,就算是你不干,我还得找人合作干。引进朗德鹅,这个鹅怎么饲养,要专业人员指导的。”

“好的,好的。我吃过饭就去他们厂里,跟卢老师说。”阿根点头。

岳宁看洋芋已经打得黏稠,说:“差不多了。可以吃了。”

他们把搅团盛进搪瓷大盆里,端到打饭窗口,发现大家都没走。

食堂里的人,看见岳宁出现,纷纷过来排队,有人说:“老板娘亲自做的菜,在港城也是凭运气才能吃到的。”

第239章 阿根叔的事业

西北来的十来个人,原本想要搅团管饱,最后也只分到了两口,一个个幽怨地看着本地和港城的同事。

“你们不是老说我们只会吃辣,这会儿怎么也吃得那么欢?”阿彪嘟囔着说。

那个小伙子理直气壮地说:“只有一点点辣,我能吃啊!你以前没告诉我,你们的油泼辣子这么香。”

“以前那不是用我们的秦椒做的,我也好不容易吃到家乡的油泼辣子和土豆。”阿彪委屈地说。

以前在家的时候哪舍得放这么多料,哪有这么香?这搅团有家乡的味道,但是比家里的好吃多了。他花了大力气,捶了这么久,就吃这么一小口。

“就是,这个辣我们也能吃。我去四川下乡的时候,吃得痔疮都出来了。”

“我去湖南,也吃不下。”

“别看就我们隔壁,广西也吃辣。”

益美这些新招的工人,好几个都是返城的知青。他们一个个跟那些没有出过省,甚至连市都没出过的同事说起外地是如何吃辣。

“这么辣,舌头都麻木了,还能吃得出什么味道?”

“不要因为去四川下乡,就觉得别的地方的菜都跟四川菜一样,除了辣没别的味道了。”

这话听进岳宁耳朵里,她可受不了有人这般说川菜,她说:“川菜是八大菜系之一,口味清鲜和醇浓并重,味道百变。晚上我就做川菜,太安鱼,你们吃不吃?”

益美现在实行两班三运转,十二小时进班,十二小时出班,两天白班,两天晚班,两天休息。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增加产能。

白班的工人在工厂里吃一顿午饭,一顿晚饭。大家争相进益美,能吃饱饭也是一个缘故。

那几个工人愣在那里,阿彪说:“我记得了,你们都不吃,我吃。”

“吃啊!为什么不吃,老板娘做的菜肯定要吃。”

“对对,老板娘做的菜,为什么不吃?阿彪你别想吃独食。”

一个中年男人走进食堂,秀秀站了起来,用很不标准的粤语叫:“朱叔!”

“秀秀,货送来了,帮我来点收一下。”

“我马上来。”秀秀站起来放下了碗筷,赶忙走出去。

岳宁和乔君贤把饭盆放在脏盘子筐里。他们看见对过的厂房前停着一辆卡车,正在卸货。

两人走过去,那个中年男人见乔君贤,走过来:“乔老板,风扇叶到了。”

风扇叶得用镀锌钢板剪切,再冲压成型,再油漆。港城益美也是发给五金加工工厂的。这些老工厂都是五十年代建起来的,现在随着港城的发展,工钱贵了,房租也贵了。这种占地大、还是重体力活的机加工工厂,生存空间就少了。年初的时候,那家工厂跟益美提涨价,乔君贤理解他们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