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484)

作者:小胖柑 阅读记录

在一无所有,政策还在不断调整的情况下,乔君贤也遇到了许多看似不起眼,实则很棘手的问题。

这些问题,也让很多原本想试探着去内地投资的港商打了退堂鼓。

从实际情况看,真正对内地有深厚感情,不计盈亏都要往内地投资的港商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港商都是在商言商,甚至其中有不少是在殖民政府统治下发家的港商,他们年轻时在英国念书,回来后和英资洋行合作,他们不过是说着粤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英国人”。就看最近的房价,中国多次表明不会放弃港城,港岛是英国人占领的地盘,房价比99年租约的九龙高出30%-40%。报纸上那些南美小国都在打广告吸引港人移民。

岳宁说的这些,陈主任何尝不知道?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需要一个过程。”岳宁笑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相信中国人是最会经商的群体之一。”

“也是。”

岳宁想起一件事,说:“陈主任,前几天我回去清明扫墓,粤城二商局的宋局长找我,想借调大厨回去支持春交会。我在想,你们能不能让立德、瑞美这样有港资背景的企业设个摊位,也参加交易会?”

粤城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春秋各举办一次,从1957年开始,即便在最混乱的时期也从未中断。

“港商来参观、采购的不少,如果能看到港资背景的企业也能通过这个窗口和世界各国的客商接洽,他们会怎么想?”

陈主任一拍大腿:“我就说,得多找你们聊聊,肯定有收获。我回去打报告,春交会来不及了,秋季应该能赶上。”

陈主任又和他们聊了一会儿,起身说:“来日方长,以后还得多多麻烦你们。”

“就凭您千里迢迢去接我过来,您说这话可就见外了。”

“小岳,我再强调一遍,以后可别再安排在这么豪华的酒楼请我吃饭了。影响不好!”

他今天已经说了好几遍,岳宁笑着说:“知道了,知道了。下次就在宝华楼,只要我亲自掌勺就行。”

陈主任哈哈大笑:“我这面子可真是大得很呐。”

第208章 不回台湾了

陈德祥年纪大了,一大早赶飞机过来,吃了午饭,小老婆就拉着他出来逛商场。

四太太一进商厦就两眼放光,陈德祥实在不明白,一条丝巾、一个手袋到底有什么值得她如此兴奋的。

他年纪大了,在这般喧嚣的场景中,只觉头昏脑涨。

他走到柜台边,问四太太:“你买好了没?”

“这么多柜台呢,我得一家一家慢慢逛。你知道吗?这里的东西好便宜,在台北买一件,这里起码能买两三件。”四太太兴奋地说,“我还得给玉莲买,你自己都说玉莲是咱们家的大功臣,一连生了三个金孙。”

“她下次可以自己来。”陈德祥说。

“公公婆婆买,那可是长辈对小辈的疼爱。”

“行吧!我累了,去歇会儿。”陈德祥无奈地抬手看了一眼表,“四点半一定要走,五点吴志海来接我们。”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四太太继续去抢购商品。

“那等会儿我还来这儿。”

“好。”

陈德祥想找个地方坐下,转了一圈,来到宁小厨面馆门口。这都三点多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这反倒勾起了他的兴趣。

他一走进面馆,就有服务生弯腰说道:“欢迎光临。”

店堂里,粤语、国语和日语交织在一起。他去看菜单,服务生上前介绍:“老先生,您是要用餐还是喝杯饮料?”

“我就看看。”陈德祥见柜台上有彩页,便问,“可以拿一份吗?”

“当然可以。”

他拿了一张彩页,找了个位置坐下。年纪大了,站久了容易累。既然进来了,总该买点什么,不然占着人家的位子也不合适。他正看着彩页,琢磨着要点什么饮料。

“老先生,送您一杯大麦茶。”服务生给他端来一杯大麦茶。

“我还没点饮料呢。”

“这是免费的。客人逛累了,来这儿歇歇脚,不一定要点单。”服务生微笑着,指了指角落里的报纸架,“我们这儿还有当日的报纸和商厦里的折扣彩页,您要是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好的。”陈德祥这才发现,店里有不少男士跟他一样,面前放着一杯大麦茶,边喝茶边看报纸。

他喝了一口大麦茶,味道还真不错。

他拿了一张当日的报纸,港城的报纸大幅报道英国王子的恋情,翻过来是一张岳宁的照片。文章说她昨天参加会考,英国语文科考试结束出来时,记者采访她,她说这一年的英语没白练,感觉还挺好。记者也采访了其他考生,都说今年英语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