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273)

作者:小胖柑 阅读记录

传统的太极护国羹,是源自于南宋小皇帝逃到潮州,躲在一座庙里,庙里的和尚用豆腐和野菜给他做了一碗羹汤,而有了护国羹之名。

这本是斋菜,现在的酒楼里早就素菜荤。

白色一极,春风楼用了鸡胸肉,去掉筋膜剁细的鸡茸。

台上春风楼厨师做护国羹也要炼鸡油,坐在观众席上的刘老板看出了端倪,他们炼鸡油的时候和宝华楼有差别,宝华楼用几种葱混合,还加了其他料,他们就是葱姜。

春风楼大厨在做菜,评委们正在品尝宝华楼队的汤,鱼汤奶白鲜香,细嫩鲜甜的鲩鱼肉片包裹着弹牙的牛肉馅,没有经过过多的调味,一口一个,每一口就是鲜,两个鱼片牛肉卷吃完,让人意犹未尽,评委们把汤都喝干净了。

阿明听评委们的品评大多是赞誉,他心里也高兴。宁宁跟他说他已经很厉害了,肯定不比楼家富差,他心里可不这么认为,那是多少年的功底,自己两三个月就能追上,那不是笑话吗?

抽签抽到跟春风楼的大师傅比,他更是没信心了,宁宁跟他说就当成跟她一起在后厨试菜那样轻松,他倒是想啊!其实第一道菜,他就是像是中了邪一样,脑子里又是白切鸡,又是卤鸭子,很混乱。

做错了,看见比分拉大了,已经赢不了了,他反而就心定了下来,抱着做完就回家的想法,一道一道做下来。没想到后面几道菜的分数还挺高的,原来自己跟厉害的大师傅相差确实不大了。当然其中还有很大的功劳来自于阿星。阿星的刀工可是帮了好大的忙。

还有最后一道煲仔饭了,自己要是做不好,等下拿块豆腐撞死算了。

他看向对过,春风楼的大师傅已经做好了番薯叶羹,那也快了。

阿明已经去找米准备做煲仔饭了,大赛还是很周到,丝苗米和马坝油粘米都有,作为一个煲仔饭的行家里手,这方面他是一点都马虎不得。

他闻着腊味,这些腊味品质还不错。

突然,全场惊呼起来,他回头看去,隔壁大师傅眉头锁紧。他一时间看不清楚,走过去问阿星:“怎么了?”

“师傅手滑,勺子没控制住,羹没有成太极图。”

这?真是阴沟里翻船了。

春风楼队在比分大幅度领先的情况下,这道菜失手了

别的菜,摆盘不是重点,唯独这个菜,名字就叫“太极护国羹”没有成太极,那就是重大失误了。

果然这一轮下来,宝华楼的鱼片卷牛肉汤表现优秀,但是,对方老马失蹄,宝华楼以微弱的优势反超了。

这下最后一道主食比拼就显得尤为重要。

场上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就连宋自强都兴奋起来:“宁宁,宝华楼应该能赢。”

虽然,她也认为宋自强说得有道理,做煲仔饭,阿明还不赢,就没天理了。但是谁知道呢?毕竟春风楼的老师傅会在护国羹上翻车。

阿明往岳宁看去,岳宁给他握拳头,让他加油。

他点头。他是宝华楼里最好的煲仔饭师傅。

两家都是做主厨拿手菜,春风楼荔浦芋泥酿乳鸽,宝华楼是腊味煲仔饭。

春风楼芋泥已经蒸好了,他们乳鸽开膛,去掉骨头,把芋泥酿在乳鸽坯上,再下油锅炸。

这次是他们这里先出,宝华楼的煲仔饭现淘米现煮饭,还要时间。

专业评委吃了春风楼的芋泥乳鸽在点评:

“酥脆的表皮里是绵密的芋泥,配上流汁的乳鸽,而且乳鸽只有鲜味,没有一点腥味,很好吃。”

“这也是一道传统功夫菜,脱胎于芋泥鸭,鸽肉比鸭肉更加细嫩,芋泥吸收了鸽肉鲜香,确实味道好。”

“……”

专业评委对春风楼芋泥乳鸽评价再高,也影响不了阿明的心态,他按部就班地完成了煲仔饭。

当他揭开煲仔饭的那一瞬间,一股米香混合腊味的香气升腾而起,在现场散开,这已经是最后一道菜了,前面大家已经吃下了油炸的芋泥乳鸽,但是这个味道,还是让专业评委,嘴巴里津液泛滥。

阿明撒上了葱花,浇入调配好的料汁,料汁流入底部被炙烤,味道越发浓郁起来。

他再次盖上锅盖,关了火,香气消失了大半。

大家不满了,眼睛全部盯着那个砂锅。阿明再次揭开锅盖,拿起锅铲,轻轻地拌饭,油润松散的饭粒滚上了酱汁,他铲起锅底的锅巴,焦脆的锅巴,碰到锅铲立刻四分五裂,阿星递给他碗,他一小碗一小碗地盛。

评委席上的评委不禁觉得他太慢了,终于四小碗饭被礼仪小姐端到了专业评委那里。

观众评委等得更急,他们也等到了,而对现场其他人来说,这是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