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侍应生上了一大碗臊子面和一大碗洋芋擦擦,侍应生说:“宁宁给几位加的,还加重了味道。”
“这孩子就是懂事。”乔启明很开心地说。
莫维文脸上挂上了笑容,挑了面条进碗里,吃了起来。
余嘉鸿给自己老婆打了半碗面条,自己又打了半碗,夫妻俩吃得正欢,这时服务生拿来一个炭火底座,点了火,一个铜锅端上去。
那香辣四溢的味道,叶应澜惊喜地跟余嘉鸿说:“保山的火塘牛肉?”
“对,云南保山的牛肉锅。”侍应生拿来一碗薄荷,放在桌上,“需要加薄荷吗?”
叶应澜连忙说:“要!”
当年她到滇缅公路上,做汽车修理工,一开始就是在云南保山的维修站。
她夹起一筷牛肉牛杂,往蘸水里蘸了一下吃在嘴里,她跟余嘉鸿说:“就是火塘牛肉的味道,很正呢!”
余嘉鸿则是夹了一筷酸腌菜,这个酸菜腌得也很好。
粤省的牛肉锅,多用嫩牛肉,云南保山的牛肉锅,老一点没关系。先用香料把牛肉和牛杂卤熟了,再切片,进锅里煮。吃起来很香,有嚼劲。
叶应澜吃到熟悉的味道,再看臊子面,就不太想吃了,她跟余嘉鸿说:“我想吃米饭了。”
余嘉鸿知道老婆什么意思,他笑着把她剩下的臊子面拿了过去,让侍应生给她拿来一碗白米饭。
叶应澜夹了牛肉牛杂和薄荷盖在饭上,红通通的汤汁渗进米饭里,大口吃起来。
余嘉鸿含情脉脉地看着正在吃饭的老婆。
叶应漪瞪了老公一眼:“看看姐夫,大姐喜欢什么,他就喜欢。你呢?几十年了,还说我什么都爱拌饭。”
这都能被怨上?他转头:“侍应生,也给我来一碗饭。”
叶应漪:“你干什么?”
“给你拌饭啊!”乔家和以为她也想和大姨子一样吃这个牛肉汤拌饭。
叶应漪:“我是让你拌饭吗?”
庄宝如笑:“姐夫,三姐让你像大姐夫看大姐一样看着她。”
乔家和往老婆看去,他看过去了,老婆又给他一个嫌弃的眼神,总之他怎么做都不对。
坐在隔壁桌的崔慧仪看到这一幕,她手搭在乔君慎的肩上,低头笑,悄悄对乔君慎说:“你们家全都好可爱哦!”
乔君慎被她热气吹到耳朵里,他微微侧过头:“怎么可爱了?”
被他这么问,崔慧仪发现自己跟乔君慎靠得太近了,她坐直了,怎么回答呢?自己从小看到的都是爸妈的争吵,很少看到夫妻,尤其是几十年的老夫老妻会这样。
至少她看来老夫老妻这样会很羞耻,但是他的大姨夫妻,他爸妈,这样做好像理所当然。
又上新菜,这次是御龙轩已经上过的鸽吞翅,乔君慎让崔慧仪别老看他家长辈腻歪,赶紧吃东西。
崔慧仪拿起勺子喝汤,她抬头,笑着说:“乔君慎,很好喝。”
看着她的笑容,乔君慎有一瞬间晃神,他应了一声,低头喝汤。
崔慧仪跟同桌人讨论起这道鸽子汤来,同桌人说:“我以为这道菜的关键是拆鸽子骨,要是这一关过了,这道菜应该没什么难做的吧?港城大一点的酒楼燕鲍翅总归会卖,发好的鱼翅塞的鸽子肚子里炖汤,口味应该差不多吧?可这个汤跟御龙轩的不同,汤又鲜又柔,好喝多了。”
“肯定不一样,宁宁这个小丫头做的菜,都是有她自己独特的方子。圆仔面我改了之后,销量上去了。”
粤菜和其他地方的菜交替上着,莫维文吃着或是乡土,或者高档的菜,看着装修豪华的酒楼,听家人们说宁宁来港城后做的那些事,看起来港城确实是最适合宁宁的地方,这样他也放心了。
*
岳宁去机场送别了莫伯伯一家。
大妈妈很二十多年没有回新加坡,养大她的爷爷奶奶,到死都在念着她。他们一家在港城停留了一天,就和家人一起回新加坡。
好在他们回内地的时候,还会在港城待两天,到时候还能聚聚。
这本是一场私人宴会,却吸引了港城人的目光,南洋叶家和余家布局港城比像乔家这样的老牌家族还早,早在二十年代叶家就在港城开了百货公司和酒店,后来叶家在港城开了第一家平价商店,也就是现在遍及东南亚的鸿安商超。
余家则不要说了一零年的时候就开辟了港城来往东南亚的航线,就说三十年代的时候,铜锣湾那里还是一大片洋行仓库,而那时候因为广九铁路开通,码头已经转移到了九龙。
仓库废弃很多,余家鸿那时候还是二十出头的少年,和蔡家一起决策买下那些仓库,那可能是港岛最后一批千年使用权的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