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248)

作者:小胖柑 阅读记录

上辈子她加上陈皮或者柚皮,是为了去除最后残留些许腥味,这辈子爷爷在发制的时候,腥味已经去除干净,现在放陈皮就是取它的香味。

这个季节还没有柚皮,要是有鲜柚皮,她也就不用陈皮了,松软肥厚的柚子皮一同炖煮,清香入汤,汁水入柚子皮,这吸饱了汤汁的柚子皮都能松软如芋头,异常好吃。

加鹿筋是因为龙趸骨汤不能和炖煮干鲍的食材一样煮几天几夜,否则就吃不出龙趸骨汤的鲜味了,又要维持鲍汁的浓稠,她就加入了鹿筋,胶质满满的鹿筋调节了汤汁的浓稠度,也增加山珍的风味。

岳宁把龙趸皮切成条,一小块龙趸皮配上一只十头的网鲍,淋上汁水,这就是她的昆仑鲍甫。

“周爷爷。”岳宁伸手请周老爷子品尝。

周老爷子用餐刀将龙趸皮一切为二,叉子叉起颤颤巍巍龙趸皮,龙趸皮上的汁水缓慢地往下滴,龙趸皮进入嘴里,不再是纯粹的传统鲍鱼味道,龙趸是石斑鱼,这个汤汁里有石斑鱼原本鲜美。

周老爷子好吃,来了港城,给岳宁试菜,他也去大街小巷吃,昨天他就去一家号称是五蛇羹做得很好的店家,去吃了一碗五蛇羹。味道是不错,因为那是碗仔翅的味道,味道又是错的,因为五蛇羹是五种蛇做出来的羹汤,蛇羹没有蛇味,叫什么五蛇羹?

“龙趸皮和鲍鱼是这道菜里同等的两个主材,不能分高下。就是三十年前,我吃到的昆仑鲍甫,也是单一的鲍鱼味,宁宁这么做,龙趸和鲍鱼相互融合,又不分主次,如太极的阴阳,好吃!而且有特点。”周老爷子侧头对也在细品的岳宝华说,“宝华,你说呢?”

“确实,昆仑二字意思就是昆仑山上的巨龙,龙趸皮被称为龙鳞,本就应该龙趸皮为重,鲍鱼在后,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鲍汁炆龙趸皮,少了龙趸味。”岳宝华也这么认为。

岳宁笑着说:“那就定这个版本了。”

“好。”

一切都准备好了,岳宁眉开眼笑:“爷爷,我去换衣服了,这里就交给你了。”

“去吧!”

岳宝华接手厨房,带着三个厨子,一起准备今天的晚宴。

岳宁回办公室,换了衣服,穿了那件天青色花罗的上衣和白色绸缎裤子,干干净净素着一张脸,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看时间已经十点左右了,她下楼去,在门口等了七八分钟,乔君贤到了,她坐上车,一起出发去口岸等莫伯伯一家。

乔君贤开车到鸿安大酒店,在叶应漪和乔家和的陪伴下,南洋的亲戚们走了出来。

岳宁跟着乔君贤下车,按照莫伯伯养女的辈分,她和乔君贤是同辈,大姨和大姨夫,大姨明明上了年纪,头发花白了,还是好漂亮,岳宁想不到这个气质温婉说话软软得女士,经营着新加坡最大轮船修理公司,曾经在滇缅公路上冒着炮火前行的司机。大姨夫头发花白,却只给他增添的气势,身材保持极好,是个超有味道的帅大叔。

大舅舅也很有气势,乔君贤和大舅舅长得挺像,大舅妈漂亮又爽利,眉眼间就是蔡家人的样子。

还有三舅舅和三舅妈,两人都戴着眼镜,很有学者气质。听乔君贤说,三舅舅是建筑师,三舅妈是跟大妈妈一起被叶家领养的孤儿。

大家一起上了车,车队出发,往口岸去,他们要去接回二十多年没有回家的亲人。

第93章 莫家抵港

岳宁站在口岸边等,听大姨夫和三舅妈说当年。

1938年年头上海寒潮,三舅妈说她只有五岁,在冰雪中,她都没有裤子穿,是大姨夫用一条围巾裹住了她。

在大姨夫的运作下,她和苏家宅的三万多名难民,被送到了南市难民营,有了衣服可以御寒,也在那里认识了大妈妈。

大妈妈的爸爸在闸北办了学堂,日军空袭炸了学堂,大妈妈的爸妈为了护住孩子们,全被炸死了。大妈妈这样一个大家小姐也成了孤儿。

三舅妈说她是苏北逃难来的孩子,不会说话,在难民营被其他孩子欺负,大妈妈能说会道,保护她,还专门找修女嬷嬷告状。

听到庄宝如特别会告状,大家都笑死了,大姨夫也笑:“真的,宝如这丫头,特别会告状,那些孩子恨她,那时候的向好不会说话,像小牛一样撞过去,把那些孩子撞翻在地。”

大姨说:“宝如刚到新加坡那会儿,学校里老师在宣扬殖民者给殖民地带来的好处,宝如说老师不提殖民者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害得校长找我过去,让她连跳两级进了中学。”

岳宁想起每次上海来信,莫伯伯总是担心大妈妈,大妈妈能言善辩,在那样的日子里,这样为他奔走,他担心会连累到大妈妈,最终大妈妈还是把莫伯伯的问题说明了,提前把莫伯伯转回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