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151)

作者:小胖柑 阅读记录

宝华楼居然把烧腊摊位摆到了人行道上,人们排成了几排。

他那个五师弟阿伟站在凳子上,拿着大喇叭喊:“有买有送,买华叔的烧鸭,送岳宁的脆皮鸭,多买多送,赠品送完为止。不买也没关系,可以免费试吃,吃得好再买。”

宝华楼的学徒正在卖烧腊。

“华叔的烧鸭我一直吃,能不能单买这个玻璃脆皮烧鸭?”有人问。

阿伟低头:“不好意思,宁宁的烧鸭今天就是用来送的。就想搭着华叔的名声,试试效果。明天就单卖了,要不您明天过来?”

“买半只华叔的烧鸭,才搭一份岳宁的脆皮鸭,脆皮鸭太少了,我回去给谁吃的好?”

“大婶,我真的没想到,大家会这么给面子,实在对不起。明天,明天,好不好?宁宁说了,明天是买她的玻璃脆皮烧鸭,送她做的酒糟脆皮烧肉。”

“这个脆皮烧肉是什么味道?”有人问。

阿伟嘿嘿笑:“我刚才看到她调了料,说是参考了贵州的脆哨,里面放了甜米酒,跟咱们常吃的烧肉有点不一样。”

“明天的脆皮烧肉单卖吗?”有人问,“别也是买了送?”

“这个我做不得主,得问宁宁去。”阿伟按照岳宁的嘱咐,反正就推岳宁头上。

阿伟看见李欣荣一家四口正在往里走,他说:“荣哥来了。”

阿伟跑到李欣荣面前:“荣哥、霞姐。”

他弯腰捏李欣荣儿子的脸:“小阿明好。”

李欣荣的儿子,名字里也有一个“明”字,跟岳宝华的小徒弟阿明一样,为了分清楚,来酒楼就叫他小阿明。小阿明仰头:“伟叔好。”

小玉也说:“伟叔好。”

“小玉越来越漂亮了。”阿伟跟李欣荣说,“荣哥,师傅和宁宁,他们在厨房忙,我去帮你叫。”

李欣荣听阿伟这么说,他对阿霞说:“阿霞,你带孩子们先进去坐一会儿,我跟阿伟去厨房看看。”

李欣荣和阿伟并肩走:“昨天动静怎么那么大?”

“荣哥,你应该昨天中午就来的。亲眼看看宁宁怎么收拾那个没良心的王八蛋,太解气了!”

阿伟兴奋地跟李欣荣描述昨天的场面。这么点路不过开了一个头,到厨房门口,李欣荣见大家,包括他师傅都围着案台。

“师傅!荣哥来了!”阿伟喊了一声。

岳宝华转头:“阿伟,跟你说过你荣哥来了,进来跟我们说。”

李欣荣看见了一个高挑带着点英气的姑娘,真人比报纸和电视上看到的更漂亮。

“我听阿伟说,师傅和宁宁在厨房,我就直接过来了。”李欣荣走过来,见案台上放着一条大黄鱼,“这是要做什么?”

“宁宁要做满汉全席里的灌汤大黄鱼。昨天那帮子少爷小姐来,宁宁都没做。她说那帮留洋少爷小姐不懂这道菜的意义。”阿松兴奋地说。

岳宁亲切地叫一声:“荣叔好。”

就凭他在宝华楼遭遇绝境的时候,要辞职回来,替爷爷撑起宝华楼,在岳宁心里,他就是自己的亲叔叔。

“好。”李欣荣笑着应了一声,“灌汤大黄鱼?”

“入选满汉全席的一道淮扬菜。”岳宁跟他介绍,“每年十月金秋,大闸蟹肥美之际,以蟹粉蟹肉和八珍加高汤煨制,连汤带料填入黄鱼腹中。寓意满腹乾坤。也是昨天招待我那帮哥哥姐姐,看见青蟹饱满,蟹膏满壳,动了这个心思,想请荣叔品这道菜。”

李欣荣心里明白,这是侄女要向他炫技了,只要她真有本事,那他也就放心了。

“我听说过,没见过。今天可以长见识了。”他也过来站着。

“我正在说如何整鱼去骨。”岳宁再次拿起切吐司的锯齿刀,传统应该是用竹片,后来她发现锯齿刀也挺好,她用锯齿刀比划黄鱼鱼骨长度,“刚才我们说了,先用刀量出鱼骨长度,然后进刀。”

只见岳宁手持锯齿刀从鱼鳃进去,两三下之后,抽出整根黄鱼骨。

岳宁把黄鱼递给阿忠:“灌水试一下。”

“肯定不漏水。华叔都说了,你能做脆皮糯米鸡,整鸡拆骨都会,这个怎么可能漏水?”

“不许偷懒。谁都有失手的时候。哪怕你有信心,测试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剔除不必要的风险。愿意花钱吃这道菜的,那些食客要求很高,那么多料,酿进去。蒸好之后品相不完美。客人有修养,这次不说,下次就不来了。影响酒楼口碑和你自己的口碑。”岳宁沉声说道。

“马上灌。”阿忠把水灌进去,鱼肚子饱满起来,果然滴水不漏。

“泡葱姜水里。”岳宁去把拆好的青蟹蟹肉蟹膏拿了过来,“正宗的灌汤黄鱼,有大闸蟹的时候,加大闸蟹蟹粉,没有的时候,光花胶鲍鱼海参这些八珍也可以,现在我们做灌汤的汤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