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14)

作者:小胖柑 阅读记录

她这一惊一乍的样子,让岳宝华有些尴尬。要不是为了早日见到孙女,乔家再豪富,岳宝华也没想从乔老板那儿占什么便宜。乔老板喜欢他的手艺,又一同经历过那些艰难岁月,乔老板来宝华楼吃饭,跟他聊聊天,说说当年的事儿,仅此而已。

张丽芬惊讶的表情,让岳宝华有些不自在。乔老板这次确实帮了他大忙,然而乔家是港城的富豪,自己不过是个酒楼老板,实力差距犹如山脚与山顶。即便乔老板让岳宝华对外称是他的至交好友,岳宝华也不敢高攀,更不想让张丽芬有过多的遐想。

乔君贤回过头说:“嗯!二十多年的交情了。”

“哎呀!华叔,您上次回粤城的时候,怎么没说认识这么大的老板?害得阿昌瞎琢磨。”

岳宝华不知该如何回应她的话,好在大队办公室已经近在眼前。

大队办公室是小杨沟唯一的一溜砖瓦房,手电筒光照到墙上,上面是白底红字的标语:“不忘鼠疫害,坚决灭老鼠”。

妇女主任李巧妹迎了过来:“这边,这边。”

一间屋子里,点了五盏煤油灯,亮堂了许多。太亮堂了,以至于桌上两大盘炒洋芋饼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寒酸。

京城的同志嘴角微微下垂,看向县里的同志;县里的同志额头冒汗,看向杨福根。大家都知道这是小山村,来得又匆忙,可也不能这样待客吧?

杨福根连忙拉过李巧妹:“你家大年呢?”

李巧妹的丈夫杨大年是村里的厨师,大队里谁家有婚丧嫁娶,都会请他去做饭。杨福根之前嘱咐过李巧妹,让她丈夫来做饭。

李巧妹尴尬地笑道:“大年去他姑家了。”

杨福根一听,暗叫不好,问道:“这是谁做的?”

“我做的。”

这……这可如何是好?杨福根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领导们都在呢!他说:“不是跟你说去我家杀只鸡吗?”

“嫂子说要留着下蛋,给孩子们吃,不许抓走。”李巧妹小声说道。

“这个婆娘!”杨福根气得直冒火,现在去杀鸡也来不及了,自家婆娘总是拖他后腿。

“这是炒洋芋饼饼吗?”一个声音响起,是那个一同前来的年轻人。

“乔先生知道洋芋饼饼?”北京那位同志惊讶地问道。

乔君贤看向岳宝华,笑着说:“我爷爷说这人世间最美味的有两样,一个是您蒸的鱼,那是他在公海上差点被海盗劫持,死里逃生后吃的一顿饭。另一个是西北的炒洋芋饼饼,是他一路忍饥挨饿到了西北,大嫂子端出来的一碗炒洋芋饼饼。您蒸的鱼他时常能吃到,可洋芋饼饼,他都快四十年没吃到了。我今天可有口福,能吃到他心心念念的炒洋芋饼饼。”

不知乔君贤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这位贵客这么一说,算是给大家解了围。

北京的同志招呼道:“来来来,入乡随俗,尝尝本地的味道。”

大家纷纷坐下,李巧妹拿碗给大家盛炒洋芋饼饼。岳宁说:“婶子,我就来一小口,刚才在家里已经吃过了。”

罗国强也说:“我们俩也是。”

李巧妹给他们三个各盛了一小勺,给其他人都是满满一大碗,虽没有什么好东西,但洋芋饼饼管够。

岳宁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洋芋饼饼塞进嘴里,那一刻她庆幸自己只要了一点。巧妹婶的丈夫是村厨,别人家都是女人掌勺,他们家平时都是大年叔做饭。巧妹婶做的炒洋芋饼饼,用料实在,面粉放多了,洋芋饼饼做得很干,盐和辣子都放得过量,吃在嘴里发苦。要是本地庄稼人,平时下地干活,出汗多,口味偏重,倒也能接受,可粤城人口味清淡,恐怕就难以适应了。

果然,罗家母子和岳宝华都吃得很慢,倒是那个乔先生一口接一口。

岳宁站起身走进厨房,李巧妹正坐在厨房:“岳宁,你怎么来了?”

“给大家倒点茶。”

“哎呀,我怎么忘了倒茶了。”

李巧妹去拿了茶杯放在灶台上,岳宁去墙角拿热水瓶。

岳宁准备冲茶,看到茶杯里的茶叶梗像火柴梗一样粗,便对正在放茶叶的李巧妹说:“直接倒白开水,再兑点凉白开就行。”

“不放茶叶?”

“晚上喝了茶睡不好。”岳宁找了个借口。

李巧妹恍然大悟:“还是你想得周到。”

两人倒好水,端了出去。岳宁听到一声:“嗝……”

张丽芬正在给儿子拍背,岳宁先把水递给罗国强:“国强哥,喝口水缓缓。”

罗国强接过水,连喝几口。

岳宁又给岳宝华送上水,岳宝华也赶忙喝水。

反倒是乔君贤,喝了一口水,继续不紧不慢地吃着洋芋饼饼。岳宁觉得稀奇,这位居然吃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