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新婚夜全家流放我养兵五十万(873)

作者:歌舒笑 阅读记录

老太师眉头松了松。

“陛下,此事老臣一人就能完成。若华先生手握礼部与农司,公事繁忙,且马上就是收粮的季节,农司更是公事繁忙,去各地巡查书院的事,就交给老臣吧!”

老太师也有自己的考量,他手中原有的公事早就移交出去,沈斓曦上位以后,给他安排了新的公事,就是兼管京城所有大小书院,安排学子们入学,制定学习内容。

这几年,京城的书院早已经步入正轨,除了最近合校又忙了一阵以外,其他时候,就是到金銮殿上点个卯。

他说是被架空,手中却有事可做。说没有被架空,实际上早已经没有了实权。

倒是虚衔的名声越来越大,光是他的雕像,在京城内外已经有了三座。

谁人都不会说一句陛下卸磨杀驴。

但是,刘明新走了呀!

如同当年吴彦之离开一样!

沈斓曦又开始斟酌:“这?”

老太师弯腰,恭敬道:“陛下,让天下的孩子都能有书读,是老臣一辈子的梦想,求陛下成全。”

“若华先生,老臣这次舔着脸,恳求先生把这份差事,让给老臣吧!”

若华先生赶紧把老太师扶正。

“陛下……”

“老太师……”

沈斓曦不再坚持:“既然老太师心意已决,朕就给你这个恩典。京城中所有才华出众的学子,老太师尽可挑选!”

老太师听到这里,无声的松了一口气。

第二日朝堂上,少了老太师,京城各大书院中,多了个挑选人才的代天子巡视书院的官员。

……

“你看出来了吗?”周心柔心事重重的问黄玉。

“看出什么?”她每日里都在练兵,今日好不容易休沐回来一趟,还让她猜哑谜?

周心柔眼神幽幽道:“沈斓曦又把两个老臣弄出了京城。”

黄玉知道这事。

“刘明新就是去津门看女儿,过段时间就回来了。老太师也是,巡视书院,又不会巡视一辈子。”

周心柔想的要多一些。

“刘明新暂且不说,老太师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大周地广,真的全都巡视一遍,他怕不是会老死在路上。”

黄玉:“不会吧?”

周心柔:“老太师家中的子嗣没有一个成器的,他离开以后,他的势力就没用了。”

黄玉意识到了严重性。

“沈斓曦难不成还想把朝堂上全都换成她的人?”

周心柔发愁,黄玉却觉得是个机会。

“太好了,咱们可以趁着这次机会,安排一些咱们的人。”

第651章 当了皇帝就没有母女之情!

有利有弊,大周这么大,就不信沈斓曦有千万双眼睛,千万双手,什么都能管到了。

老太师不再上朝,他的空缺很快就由下面的人补上。

与此同时,各个驻地传回沈家二郎们的信件。

“元旭说,斓曦把孩子们安排进民间书院很好,沈家的孩子,不能五谷不分,要能体察民情民意。”

“元景送回来的书信,写的也差不多。

他还鼓励娥眉常常进宫看姑姑,让娥眉多跟姑姑学习。”

“元坤他们的回信也差不多,都是支持斓曦把孩子们送进民间书院的。”

“难不成斓曦真的是为家里的孩子考量?”沈从廉等人默默深思。

“既然孩子们都这么说了,斓曦做的肯定有一定的道理。这么一想,也对!”反正到最后沈斓曦肯定会从孩子们中选一个继承人,她没有理由把家里的孩子养废。

“你们说,斓曦真的不要自己的孩子吗?”刘氏问出了苗氏心中所想。

几人皆是摇头,她最好不要生自己的孩子。

“郡主那边有没有关心过斓曦子嗣的事?”沈从礼低声问了一句。

刘氏撇嘴:“她每日里最关心的就是房里的佛像,恨不能日日都跪在佛前。”

苗氏纳闷:“她一个做了母亲的,怎么就不着急孩子的子嗣呢?”

这谁知道?

上次老夫人跟沈从义那大的事,她都没有从屋里出来。那可是要改朝换代,子孙全都殒命的大事。

跟那样的大事一比,区区子嗣算什么?

刘氏想起一件事:“你们说大嫂奇怪不奇怪?我有几次看到娥眉带着弟弟妹妹去给她请安,她避而不见就算了,下人们也不把孩子们当一回事。”

下人们最会看人脸色,主子什么态度,下人就会有样学样。

摆明了周心柔对自己孙子孙女一点都不当一回事。

“郡主会不会这里受刺激了?”刘氏指了指脑袋。

苗氏觉得很有道理的点头。

“流放东川的时候,我就感觉她不对劲,哪有人出了那么大的事,一声不吭的。沈家被判流放以后,她可是一次都没有求情,也没有闹腾的。”刘氏现在越想越觉得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