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心柔也立即理解了黄玉的意思。
“你在外剿匪无数,一身功绩,自然能执掌护城军。”周心柔非但觉得黄玉能执
掌,还觉得这个职位委屈黄玉了。
“你这次回京,就是收揽军权的大好机会,从任职安排上看,沈斓曦绝对不会再派你出京城。”
黄玉点头:“沈斓曦已经让各方将士回到领地,又把赵峥跟车明远调去西南,她身边除了鬼谷传人以外,再没有可用的人了。”
周心柔想起一件事。
“沈家几个子嗣想要回京奔丧。”幸好她给拦住了,且以沈老夫人早已经下葬为由,阻拦他们来京城。
沈家这些人,最多也就只能当一当臣子,其他就不要想了。
黄玉:“不能让他们回来,好在他们听你的,咱们的计划要快些施行,绝对不能养大沈家人的野心。”
这次是沈从义,下一次难保不是沈从礼沈从廉,即便不是他们,下面还有沈元景跟沈元旭他们。
“沈斓曦还真是糊涂,竟然把军权放心的交给沈家人。”
“沈从义的事情,还不是教训吗?”
周心柔听见她这么说,倒是想起个好主意。
“让沈家人跟她斗,咱们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也好。“
这样就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黄玉皱眉:“太慢了,他们现在还挺沈斓曦的,想要分化他们,需要的时间太久。“
还不如他们自己干。
周心柔想了想道:“我会让你坐上护城军统领的位置,你且安心的在家等候消息。”
但是她的计划,也要施行。
沈斓曦让她不痛快太久了,她也要给沈斓曦找不痛快。
很快,一封封挑拨沈家儿郎与沈斓曦关系的书信,从京城送出。
很快,册封黄玉为护城军统领的圣旨,就送到了黄玉的手中。
至于原护城军统领,因为失职,已经被降为副统领。
黄玉特意进宫谢过皇恩以后,走马去城外任职。
……
沈家沉寂了一个多月以后,再次出现在百姓视野当中。
无他,沈斓曦准备让沈家的孩子们,入读民间书院。
此举惹来沈家女眷们的抗议,刘氏带头向宫中送了一封书信,反对沈家的孩子进民间书院就读。
之前孩子们都是在国子监读书,之前在那里读书的都是皇亲国戚,彰显了他们沈家人的身份。
现在却要让他们的孩子去民间就读,这算什么?
难不成是因为沈从义的事,对家来人的迁怒?
那是沈从义犯了错,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当时他们也是阻止了的,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能这样?
第648章 白面太监训诫!
沈斓曦收到书信以后,当即给出回复,并且派专人去沈家告知。
“陛下说了,这是建议,若是沈家子嗣想要继续留在国子监读书,她也不拦着。就是国子监的现在教学的老师会被撤掉,安排到民间书院任职。”
说是民间书院,其实都是背靠朝廷。沈斓曦改制以后,书院也跟收归国有差不多了,只不过朝廷没有明面上派朝廷的人去管理,实际上所有院长都已经采取任命制度,且,京城的所有书院的院长,都是沈斓曦亲自任命。
刘氏等女眷傻眼了。
“他们可是朝廷命官,他们并无大错,陛下怎么能贬官。“
从官学贬到民学,不是水往低处流是什么。
那些人也愿意?
他们肯定不愿意,到时候了联合那些师长,一起反对,就不信陛下还会一意孤行。
“放肆,你怎敢妄议陛下!”白面太监冰冷着脸,阴测测的瞪着刘氏。
刘氏吓的心都跟着抖动了两下。
沈从廉恨不能给她一巴掌,家里刚出事没多久,连七七都没过呢?她又开始忘了自己姓什么了?
“公公息怒,她就是嘴快,实际上心里不是这么想的。”
白面太监依旧阴沉沉的看着刘氏,面色并未缓和多少。
“今日看在二爷的面子上,这话就不记录了。要是再说些大逆不道的话,奴婢可是会一五一十禀告给陛下的。”
沈从廉赶紧掏银票往白面太监手里塞。
“公公息怒,是我们想多了,陛下肯定是想着家里好的。”
毕竟她也姓沈,家中那么多儿郎,都在替她守江山呢?
若没有犯错,她绝对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二爷明白就好,其实陛下早有有意取消国子监,其实也不是说取消,而是跟民间书院合并。”
沈从廉觉得自己塞银票塞对了。
“陛下爱民如子,一向反对铺张浪费,国子监的老师只是单单教授沈家这些人,有些浪费了。国子监的老师都是大儒,他们出去任职,能造福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