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如故(129)

作者:李沉香 阅读记录

......

......

“李长安!你脑子有病啊?”

从都督府出来,陈小北没好气地推了李长安一把。

“你怎么能把军牌交给他呢?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知不知道那狗官想投靠阿苏勒人?”

陈小北火气冲天,一口气连发三问,声音响得半条街都能听见。

李长安耐心地听他骂完,内心感慨一声悲哉。大晚上十万火急赶来都督府捞他,这臭小子完全没有感激的意思啊。

“那你觉得军牌意味着什么呢?”李长安问,缓缓转头面对着陈小北那一双没有杂质的双眼。

陈小北:“当然意味着兵权,谁得了军牌谁就能调动永安的兵马。”

李长安笑了起来,他就知道陈小北这样想,这小屁孩的思想始终简单又干脆。

“那你到时候看看,张都督能不能调动永安的兵马。”

此言一毕,李长安向陈小北投来一个冷峻的眼神。陈小北突然傻愣住,目光变成一种呆滞的模样。四下顿时陷入空洞洞的宁静。

“为——为什么呀?那不是军牌吗?”陈小北心头的怒气消了,转而变成极大的困惑。他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军牌就是块废铁罢了,你觉得你舅舅是靠一个死物调动永安兵马的?”李长安抬抬眼皮,抬手一敲陈小北的脑门,“你舅舅靠的是他自己啊。真正能调动兵马的从来不是令牌,而是人心,是为官者以民为重的仁爱之心。”

陈小北恍然大悟,内心瞬间感慨万千:李长安说的对啊,军牌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永安的士兵怎么可能听张都督调遣呢?

一抹对李长安的敬畏之情在陈小北心底油然而生。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怎么偏偏没意识到呢?

大抵还是自己太冲动了,不晓得冷静思考的重要性。陈小北自责起来。

此时,李长安嘴巴一扁,开始阴阳怪气:“现在怎么不说我脑子有病了?继续说啊!不要停啊!”

陈小北哪里还敢吱声,只为自己刚才对李长安的叫骂感到深深的抱歉。

李长安哼了一声,斜眼看着陈小北那双干净纯良的大眼睛,那里是一种清澈的愚蠢在闪光。他心想:跟这小屁孩相处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么一说来,永安大军只听刺史说的话。”陈小北摸摸下巴,眼里明光一闪,突然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可是,我舅舅还被关押在都督府呢。”

这时,李长安一把拧住陈小北的耳朵,骂道:“这不就要问你吗?我有没有警告过你,千万不要来都督府劫人,你听了吗?啊?”

陈小北疼得哇哇乱叫,脸上五官乱飞,眼里挤出几滴泪花。

“这唯一又宝贵的军牌,赎不了公孙刺史,偏偏赎了你这样一个二傻子!”李长安咬牙切齿,恶狠狠地指着陈小北,“我要是你老子,真想把你给打死。”

陈小北摸着又热又痛的耳朵,羞愧地抬不起头来,胆小地低声说:“李长安,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一犯错就是再也不敢,你不敢如何呀?”李长安虽然还是咄咄逼人,但一丝温柔早已作死般飘上心头。眼前的小孩太呆了,呆到让人不知如何出言训斥。

陈小北老实回答:“不敢不动脑子,不敢行事莽撞,不敢不听你的话。”

“算了,我大人有大量,不跟你小朋友发火。”李长安一挥袖子,收起脸上生气的表情,只是送了个白眼给陈小北。

后来,他们就这样彼此沉默地走了一段路。清冷的月光落在他们肩头,陈小北跟在李长安身后,踩着他的影子,步伐小心翼翼的。

“那现在,是不是没办法救我舅舅了?”陈小北突然打破沉默,话语里透着一种悲观。

李长安想了一想,道:“那倒不一定啊。”

陈小北立刻竖起耳朵来。

“小北啊,你行走江湖凭一义字,像张都督这样的害群之马是不是格杀勿论?”李长安话语中带着循循善诱的味道,像老师父启发小徒弟一样。

“是!”陈小北认真又坚定地回答。

“那就想办法杀了他,救下公孙刺史。”

李长安说完这句话,自己内心咯噔一下。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在教唆一个少年人谋杀。要不是深知陈小北心向正义,李长安绝对不会对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说出这番话来。

此时,陈小北皱眉,抓耳挠腮,疑惑问道:“你不是说官府的人不能随便杀吗?”

“所以才要想办法杀。”李长安停顿片刻,又道,“比如,让别人替你杀。”

陈小北心头一震,转而看向李长安的脸。正在此时,午夜的月光映入李长安的双眼,反耀出一种很奇妙的光泽。

上一篇: 远歌 下一篇: 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