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如故(117)

作者:李沉香 阅读记录

一个小男孩正在收拾残破的桌椅,两个老妇人依偎在一起瑟瑟发抖。顿时,陈小北对地上的兵曹心生厌恶,就这种人还有资格当官?

陈小北立即改口:“打得好!大哥好样的!”

地上的兵曹见无人帮他说话,在众人目光下愤愤不平地爬开了。一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戏就此落幕,周围的看客也尽数散去。

陈小北发现此人伸手异常敏锐,不禁对其心生好奇。江湖门派王李两家各占半壁江山,别的野鸡门派出不了此般厉害的门客,可是此人身上又没有王李两家的门客腰牌。

眼看着人家要离开,陈小北赶紧叫住:“大哥留步,请问是哪个门派的侠士?”

“我不是江湖之人。”年轻人漠然扫了一眼陈小北。

李长安在一旁迟迟没有说话,但将一切都看着眼里。

这位兄弟说话微微带有一丝很陌生的地方音。他曾经闯荡江湖多年,中原地区的路几乎全部踏遍,但从未听过这样的口音。

再看此人筋骨建强,头发浓密,加之脸上棱角分明,黑眉如剑,李长安心中已然有了一个猜测。

他拍了拍陈小北后背,带他一起回马车上。

“对了,你中原话说得很好。”李长安回头,轻松一笑。

年轻人瞳孔放大,神色颤动,随后抽身离开。

果然是漠南的胡人。李长安心想。

……

……

永安城东土质柔软,空气湿润,比较适合种地,所以老百姓大多聚集在永安城东面。刺史择人多之地而居,府邸自然也在东面。

马车在街道上缓缓行驶,不一会儿就看见远处的刺史府。

论占地面积,永安刺史府定然跟京城的达官府宅没法比,但毕竟身为一州之长,刺史的府宅还是极其风光的。

两个巨大的石狮在门口蹲着,严峻地盯着过路的车马;斗拱飞檐上挂着红灯笼,灯笼燃着明亮的暖光,一下子就能驱散风尘之人身上的寒意。

马车停下后,陈小北率先蹦出车厢,赶忙去敲门。李长安跟随其后从车里不急不慢走下来。

王贤调转马头拐了个弯。马车摇摇晃晃地拐入侧巷,最后停在角门处。随后他跟着他们一同站在大门口等候。

一个手握拐杖的老爷子给他们开了门。

陈小北开心极了,响亮喊一声:“刘老!”

这是刺史府的管家,姓刘,跟着刺史已经很多年了。岁月变迁,如今刘老腰背驼了,但眼神依然灵敏,动作也顺溜,整个人看起来照样神气活现。

看见陈小北,刘老眼神明光一闪,惊喜之色浮上面容。可下一秒,他又不高兴起来,拐杖在地上狠狠敲了敲。

“你这兔崽子,早不来晚不来,偏要这关头来!”

陈小北犟起来:“刘老,我来都来了,你不可能不欢迎吧?”

刘老不理陈小北,有些好奇地打量李长安和王贤。

“他们都是我朋友。”陈小北抢着说。

刘老招呼他们进来,并吩咐下人给他们安排三间厢房。

李长安跟在刘老身后,不免有些奇怪。一般的,家里来客人管家会先同主人说一声,不会直接给他们安排厢房入住。

放眼环视整个刺史府,安静又空阔,于是李长安问道:“刘老,刺史大人在府上吗?”

“不在。”刘老回答。

管家告诉他们,城东垦荒,几户人家因分地不均,闹得不可开交,吵着要见刺史。

“就这样小的事情还要劳烦我舅舅亲自跑一趟?”

“你舅舅可不会这样想,天下再大的事情都是一件件小事堆起来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李长安循循善诱道。

刘老赞许地笑起来,悠悠道:“小北啊,你看看你朋友多明事理,你学着点儿。”

李长安听到此言,顿时心满意足,给身边王贤投来一个沾沾自喜的目光。

王贤白眼一翻,嘴巴一勾,张口就来:“分田地不算什么难事。只要将城中田地划分登记造册,按家中成年男子分派,多余的,暂由官府来看管,待家中幼子成年后,再做分派。”

“说得好,说得好啊。”刘老一番啧啧赞叹,随后不忘再次提醒陈小北:“小北啊,你看看你朋友还懂政务,你学着点儿。”

陈小北嘟囔:“他俩年纪都比我大,懂得当然比我多。”

后来,陈小北跟着刘老跑了,留下李长安和王贤两个互相翻白眼,谁也不理谁。

......

......

下午的时候,陈小北闲来无事,见舅舅尚未回府,突然想在永安城里到处转转,还想买些特产。

刘老担心这家伙不认识路,让家中一小生陪他出行,但陈小北不乐意,最终还是一个人跑了出去。

上一篇: 远歌 下一篇: 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