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远歌(60)

作者:蒲宫音 阅读记录

“探地雷达的数据肯定没有问题。”

“那调节一下模型参数。”

野外项目组成员正对上次采集的数据进行讨论和分析。听到这里,坐在西门旁边的李成

将头凑近他,悄声说:

“西门.马汀出品。品质一流。”

西门一笑,示意他看投影上调参以后的模型结果。

见李成转回头,西门轻轻呼出一口气,终于放松了拿笔的手。

他在这所大学任职已有三年。

开始时总感觉到有意无意的排斥,但探地雷达组只他一人有实战经验,野外有数据采集需求的时候还是不免叫上他。他也不多想,只勤勤恳恳,认认真真,数据质量不好就推翻重来,以至于学生都害怕被指派给他。时常他自己一个人再雇一个民工,早出晚归把任务完成。

起初有人说,德国佬还真是认真。

后来他有了绰号,叫“拼命西门”。谚语“人活着不用睡太多,死了有的是时间睡”跟着他被广泛流传。

再后来,若是吃饭的时候他测采数据还未归来,就会有人说,把西门那份先留出来吧,多挑点肉。

他甚至有了中国朋友,其中最好的一个就是现在坐在他旁边,年龄相仿的李成。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周遭难免会有排外的言行。往往西门还没有感觉到什么不适,李成就已跳起来打抱不平。两人由此结识,西门仍记得他当初的自我介绍:

我叫李成,李连杰的李,成龙的成。

当时西门觉得眼前精瘦而热诚的青年,浑身散发出一股中国功夫的气息,正义温暖,万分动人。接触不久后发现,李成的妹妹李盈是莫夏尔的同班同学。于是这段缘分便成了两对兄妹的亲昵。

“下周一再出一次野外,各实验组明天向我提交一份人员设备报表。”

项目组长最后总结。

投影仪暗了下去。会议结束了。

有人迫不及待地拉开窗帘,阳光立即撑满整个房间,呼哨而来的一阵风,像是它心满意足的饱嗝。

西门拍拍李成的肩:“晚上来我家吃饭?”

“好啊,好久没见到夏尔,还挺想的。”李成将桌上的资料汇拢,塞进自己的电脑包里。

西门闻言一愣,亦拿起手边的资料,移开椅子站了起来。

就在李成说想念夏尔的时候,他突然有些后悔请他去家里的决定。他只觉这种悔意莫名其妙,便用理智压下了它。只是问道:

“晚上吃牛排?”

一年前,西门重新租了一间大点的房子。新房所在的小区治安甚好,绿化也不错,甚至还有小卖部和书报亭,十分便捷。

路过小卖部时,西门示意李成稍等。李成了然地点点头,不多时,见西门从里面拿了一瓶酸奶出来,便从他手里夺过来,边走边啧啧道:

“夏尔还真是爱喝酸奶,一天一瓶不会腻么?”

西门但笑不语。李成摆弄着瓶子,眼神促狭地瞟在西门身上:

“我把它喝了,夏尔她哥会生气么?”

“喝完再买一瓶回来。”

“……你们德国人都这么抠门么?”

一进门西门便脱下手表,拿出食材到厨房忙碌。不会做饭的李成像以往一样,除了莫夏尔的房间过门不入,其他地方各处溜达着。不久,从西门屋里拿出几张实验数据记录,笑道:你

现在写的1终于不像7了。未等西门回答,冒出一句:

“对了,我一直想问呢,你爸是民俗学教授,你怎么是学地质勘探的呢?”

“不爱好。”

西门的回答言简意赅。李成撇了撇嘴,不再多言。

其实当初他的出发点是——不要像那个男人。既然那个男人研究什么民俗艺术,那他一定要做相反的。于是钻研了和数字、公式打交道的纯理工。然而做到最后,发现文理不过是看待世界的方式问题,实质根本殊途同归。

有时想要和一个人划清界限、彻底告别,和永远与一个人相守相爱一生,一样困难。

何况,那个人还是自己的血亲。

他的性格和选择,都拼力走向和父亲艾伦相反的方向。艾伦张扬、舍弃,他便敛静、担当。然而这对本应背驰,甚至可能老死不相往来的父子,却因为一个女人的自杀,如现在这般纠结缠绕在一起。

想来真有些天意弄人。

李成将实验记录放回西门房间,转而拿了一个扁扁的小红瓶出来。立在厨房门口,他摸着下巴疑惑道:

“上次出野外我不是碰到腿了么?那天来你这儿的时候还一瘸一拐的。夏尔帮我用这个药按摩了一下,当晚就不疼了。隔天我就兴冲冲去买了瓶回来。前天磕到胳膊,我回家立马拿出来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