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蝌看着妹妹,重重的点了点头。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即便薛家相瞒,但很快宝琴被退亲的事儿,整个荣国府就传遍了。
贾母当即叫来宝钗询问,宝钗也没隐瞒:“当年因我叔叔和梅大人只是口头约定,如今梅家反悔,也是没法子的事儿,毕竟我叔叔都不在了,可以说没了凭证。”
贾母陷入了沉思,王夫人在一旁赶紧说:“老太太,这事儿,你看看我们家要不要去做个中间人,调和一下?”
虽说当年贾母的确想利用宝琴来和王夫人打擂台,但宝琴这丫头长的好看,又懂事,贾母还真的挺喜欢的。这样的姑娘,被退了亲,是很可怜。
贾母思索了好一会儿:“先不着急,晚上我叫了你们老爷来问问,梅家大人是什么情况。朝廷的事儿,你我都说不好。”
王夫人本想再说两句,她虽然不大喜欢宝琴,但到底认了干女儿的,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真要是不理不问的,还真说不过去。
但听见贾母说朝廷的事儿几个字,王夫人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贾母又说:“而且,你下次进宫给娘娘请安,还可以把这事儿,说给娘娘听,听听娘娘的想法。”
贾母比王夫人想的更多,梅家怎么说也是官宦之家,不能轻易得罪。更不能为了一个外八路的宝琴去得罪。
王夫人应了,宝钗赶紧说了一句:“让老太太费心了。”
贾母又提起另一件事:“过些日子,是郡王妃的生日,她如今住在潇湘馆,很是该给她热热闹闹的过个生日才是。”
王夫人一听就不高兴,为着这个人,她可出了不少私房钱了。她却没想想,原本是他们用了林家的银子在先。
宝钗却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到时候放出消息去,定然不少官宦之家和富有人家都想来攀个交情,让宝琴趁机在夫人们面前露个脸,说不定就有人来打听了。
然而宝钗的想法落空了,因为宫里头来人了。
第54章 过生日黛玉收大礼
宫里头来人除却赏赐黛玉东西外,直接带了皇后娘娘的话,黛玉生日的头一天,会派车来接。
也就意味着,黛玉不会在贾府过生日。
王夫人听了这消息一开始还挺开心的,但一想到她厌恶的林家人居然如此受皇后娘娘看重,又不高兴起来。
宝钗则很是痛心,失去了一个好机会:一个既能让宝琴露脸,又能让自己展现自己的管家和交际才能的机会。
但无论她们怎么想,黛玉都是要进宫的。
黛玉委实有些担心,皇后娘娘接自己进宫,给自己过生日,是否会惹得旁人不高兴:给一个未过门的媳妇过生日,就算是普通人家,只怕也张扬了点儿,何况还是皇家。
因此在进宫后拜见皇后,见左右无人,黛玉委婉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皇后听了先夸一句:“玉儿能想到这些,很好嘛。”然后才告诉黛玉,“只是这一次,可不是我说接你进宫的,是徐淑妃主动在陛下那儿提的。”
徐淑妃?黛玉不知道为何,想到了宁国府已经投靠了吴贵妃母子的事儿。
于是黛玉放下心来:“那玉儿该谢谢淑妃娘娘的。”
皇后见黛玉听明白了自己的话外音,点头道:“可不是,陛下特意吩咐御膳房,多做几道南边菜呢。明儿长公主还要带着馨丫头来。”
徐淑妃见不得如今吴贵妃母子婆媳的一家得意——现如今二皇子在刑部做的不错,天子夸奖朝臣们也夸赞,他媳妇瑞郡王妃在后宫也颇有口碑,不少嫔妃们都赞不绝口,就连皇后也很是欣赏的。
所以徐淑妃故意在天子面前提起黛玉,毕竟她的儿媳妇父母双全的,也不好提出接来过生日。
何况,徐淑妃觉得,借用林姑娘,试探试探天子的态度,出了差错也不至于惹祸上身:她又不是林姑娘的未来婆婆嘛。
天子一口答应了,还顺口夸了林姑娘几句,甚至还夸了几句三皇子萧霆钧,而后又说:“朕看老四最近很有长进,兄弟几个都不错。”
这下徐淑妃放心了:起码就目前看来,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册立哪个皇子为太子,那么,自己的儿子就还有戏。
皇后得知此事后,淡淡一笑,没说什么。这会儿黛玉问起,皇后就发现,这姑娘十分敏感。
这样的敏感,对于一个未来的太子妃甚至是皇后,是很必要的。皇后心说。
天子既然开口让皇后接黛玉进宫,加上长公主还带了媳妇和孙女儿来,后宫嫔妃们哪个都不是傻子,全都赶着给黛玉送礼。
于是黛玉收到了超级多的生日礼物,其中吴贵妃最大手笔,送了一对儿白玉雕牧牛童子茶杯,以整块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玉质莹白细润,油脂光泽浓郁,表面略带沁。此杯造型独特,底部为黄牛造型,头部两个牛角很是可爱,双眼微微闭上,呈趴伏状,背部托着杯身,杯身为扁圆形,微侈口,外壁饰卷云纹,侧有凤纹柄与牛尾巴相接,形成了杯子的把手,杯盖顶部圆雕一垂髫牧童,手持竹笛,很是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