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然,那府上的丫头婆子,多是见钱眼开的,奴婢给点儿甜头,她们什么都说。”顾嬷嬷将从几个婆子那里打听到的,慢慢向皇后道来,比如贾母当初如何疼黛玉,府中都以为林姑娘肯定是将来的宝二奶奶,比如王夫人如何不喜欢黛玉,薛家又是有什么金玉良缘等等。
皇后听完,倒是忍不住可怜了一把林姑娘:“说到底,我看是林家的银子被花的差不多了,她一个孤女,她们一家子觉得她没用了,才这么做的。”
不过嘛,这对皇后而言,反倒是好事。
“你瞧着,林姑娘身子到底如何?”今儿见了黛玉,皇后只有一样不放心,那就是黛玉的身体。
顾嬷嬷如实回话:“老奴一开始也担心呢,但跟在这姑娘身边几日,却看出来了,她是被气的狠了,大病一场,听她的丫头说,险些丧命。如今反倒是养了几日,气色好了不少。”
皇后听了点了点头:“这也无妨,下午请了刘太医来,他的医术最好,本宫信得过。”
末了又说:“既然贤德妃邀请,到时候就嬷嬷你亲自陪着林姑娘去一趟。”
下午果然皇后请了刘太医来,在刘太医来之前,黄后先请了黛玉到她这儿。
“本宫瞧着姑娘有些咳嗽,擅自做主请了太医,姑娘不会怪本宫多事吧?”
黛玉反倒是有些看不懂了。
第4章 获赏赐黛玉回贾府
长公主来探望、亲自己进宫,黛玉本来认为,都是陛下做给臣子们看,意在表示,只要忠心,万一有不测,你们的后人陛下都会好好照料。
可,皇后留自己住两日,还特意请太医,这就让黛玉有些不明白了。
但这会儿皇后娘娘和颜悦色的同自己说话,黛玉忙压下心底的疑惑,谢过皇后的关怀。
“本宫一见你就喜欢,这宫里女孩儿不多,不只是本宫,就是陛下,也更偏疼公主们。”说话间,外头通传刘太医到了,皇后就命请进来。
刘太医是如今太医院最厉害也最得用的太医,皇帝皇后都信任他。不只是医术高明,刘太医做人也是谨守本分,口风很严。
望闻问切,刘太医细细替黛玉看诊,而后向黛玉道:“姑娘自幼身体弱些,不该大补,动能生阳,多动一动。”
皇后在一旁问了几个问题,都是跟黛玉身体相关的,刘太医都一一回了。听完皇后就知道,黛玉这身体,调养调养就不成问题。
既然如此,皇后就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等着送黛玉出宫时候,皇后还又添了一些赏赐,多是各地进贡的绸缎锦绣,也有一些名贵药材。
赏赐东西还在其次,皇后还特意,赐了两个教养嬷嬷给黛玉,其中就有顾嬷嬷,另一个是许嬷嬷。
赏赐嬷嬷的事儿,皇后还特意在天子跟前提了一嘴:“臣妾瞧着林家丫头容貌才情都是一等一的,想着她这些年孤苦伶仃寄人篱下,日子过得不好,实在是不忍心。”
天子不仅从皇后口中听闻了黛玉的模样性情,也从吴贵妃徐淑妃等人口中听了一些,其中徐淑妃一段话,说的天子都替林家姑娘觉得委屈。
徐淑妃的原话是:“那姑娘不愧是江南水乡来的,真个水灵灵的,就可惜身子弱了些,小小年纪没了父母,外祖母家再好,那也不是自己的家啊,何况,臣妾听说,国公府可很是没规矩的,二房住了大房的地方,全都是那老太君偏心眼儿。由此可以想象,那姑娘寄人篱下,指不定被人欺负呢。”
徐淑妃为何要说这些呢,,一来,她是猜准了天子的心思,知道天子现如今对那些树大根深的老臣动手,想起了林如海的种种好处;二来嘛,徐淑妃深恨贤德妃,因为当初啊,徐淑妃和元春是同一年秀女进宫的,元春仗着国公府嫡出的姑娘,又得到那时候甄妃的照拂,对着她这个没家世的,可不怎么友好
幸好后来自己被赐给了宁王,又顺利生了儿子女儿。
有了徐淑妃在天子跟前给贾家上眼药,皇后再这么一提啊,天子当时就问:“那皇后可有什么想法?”
皇后顺势回答:“臣妾想着,不如赏赐两个教养嬷嬷给林姑娘,一来呢,可以教导照顾林姑娘,二来呢,也是让贾府的人,不敢再随意欺负林姑娘,陛下觉得呢?”
天子听后考虑了片刻:“皇后的提议倒是不错,那就这么办吧。”
末了却又多说了一句:“只是朕瞧着,皇后好像真的喜欢这姑娘?”
“可不是,样貌还在其次,懂规矩知进退,要是臣妾的女儿还在,只怕也该这么大了。”皇后当初还是王妃的时候,最初生了一个女儿,可那孩子不到一岁也因病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