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当初王熙凤不过是给了她二十两银子,如今这个境况刘姥姥还能不顾一切的来奔走,已经让迎春感动了。
“老身也该回家去了,这大年节下的,打扰了二姑奶奶这么些日子。”刘姥姥一大早就向迎春告辞。
“姥姥大义,我真是极其佩服。姥姥本就是巧姐儿的干娘,日后还是要保持往来才是。”迎春见留不住,也索性就让丫头准备了不少东西,又让人给刘姥姥雇了一辆车,还带着巧姐儿把她们祖孙送到大门。
看着刘姥姥走了,巧姐儿都忍不住感慨:“往日里,家里来来往往那么些客人,也没有几个,有姥姥这样的。”
只是,当日迎春就听到消息,宝钗在狱中自尽了,还是狠狠吓了一跳。
第298章 图谋落空宝钗自尽
被无情地关进那阴冷潮湿、散发着阵阵腐臭气息的大牢之后,宝钗那颗自以为聪慧过人的心起初仍未停止运转。她紧紧皱起眉头,一双美眸不停地转动着,脑海里如同风暴一般疯狂地思索着各种可能的脱身之计。
她深知如今的局势对自己极为不利,但内心深处的倔强和不甘让她不愿轻易放弃。每一分每一秒,她都在绞尽脑汁,试图从这看似绝境的困境中寻得一线生机,找到那个能够让她咸鱼翻身的关键法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宝钗渐渐感到了绝望的阴影正缓缓笼罩而来。就在这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她的脑海:李纨和贾兰!这两个人此刻毫发无损,不仅如此,居然还出卖了自己,立下了功劳。
若不是他们,自己的计策又怎么会失败呢?
就在宝钗苦思冥想的时候,她听到了隔壁有动静——原来是赵姨娘,来探监了。
赵姨娘是个蠢货,若是能利用她,兴许能找到一丝转机。
心思缜密的宝钗,在进入监牢前,还带了点值钱的东西在身上,这会儿从手腕上取下一只玉雕竹纹镯,塞给了狱卒。
“这位大哥,拜托了,请帮我个忙。”宝钗出手这么大方,狱卒一看那玉镯的成色,再加上这里关押犯人的身份,就知道肯定价值不菲,思考了一会儿。
“那是我们府上的姨娘,我家中老母中风瘫痪在床,我放心不下,所以想着能交代几句。还望大哥看在我一片孝心的份上,通融通融。”宝钗已经流出眼泪,将一个孝顺女儿表演的很是到位。
狱卒觉得,说几句话也不会怎么样,收了玉镯:“那行,可不许说不该说的,不然就让你好看。”
没一会儿,狱卒果然把赵姨娘带来了。
赵姨娘简直恨死薛宝钗了,一看到她,顿时就又想冲上来打人了。
宝钗当然明白,于是赶紧开口:“姨娘,你先听我说。”
赵姨娘还是害怕那些狱卒的,其实本来也不敢打人,听见宝钗要说话,站住了哼了一声:“你要说什么?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宝钗对赵姨娘是很了解的,也不在意赵姨娘这种骂人的话,而是主动道:“姨娘,家里这么些年,还是积攒下来一些东西的。”
一听积攒下来的东西,赵姨娘果然有点儿动心了:想想以前是国公府,那时候家里的确是有不少宝贝的,虽然败落了,也该有不少东西才是,二房又不像大房,大房这一次家产都是充公的。
别的不说,就是王夫人死了,也该有不少东西,还有宝丫头,当年嫁过来,也该有东西才是。
于是赵姨娘果然就静下来,听宝钗说话。
“但即便如此,这个家也断没有姨娘来当家的道理。姨娘想一想,大嫂子不言不语的这么多年,可见印证了那句话,会咬人的狗不叫。”宝钗原本看着赵姨娘静下来了,顿时心喜,她琢磨着怎么能拉李纨母子一起完蛋,好让李纨母子去求太子妃。
赵姨娘没吭声,继续听着宝钗说下去。
“说到底,如今大嫂子都搭上了太子夫妇,要出手救环弟,不要太容易,放人不放人的,不过是太子妃一句话。”宝钗立刻转变话锋,她深知,赵姨娘肯定想救她儿子出来的。
果然,赵姨娘好像上当了。
“你说的这话,只怕不太可信?”赵姨娘心底琢磨着,若是能救出环儿,当然最好了。
但她来之前,李纨可对着她说了一些话,所以对宝钗,赵姨娘其实是有防备的。
宝钗却不知道,还自以为计谋得逞了,趁热打铁道:“自然,姨娘想一想,太子妃,后宫里头除了皇后,那就是太子妃最大了。说句难听的,别说是环儿一个人,就是我们这儿全部,只要太子妃乐意,都能救下来。”
“那我可没法子去求太子妃呀。”赵姨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