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正琢磨如何查证,左江秋就进宫来给皇后请安,见黛玉也在,就冲她使了个眼色,黛玉有些好奇,心下想:难不成老五媳妇有什么事儿是要单独跟自己说吗?
于是黛玉就和左江秋一起向皇后告辞了出来,左江秋当即亲热的向黛玉说:“太子妃,能陪我走走吗?”
黛玉不解,还在猜想,难不成老五夫妇拌嘴了?但看左江秋这样子,不太像呢?
正犹豫呢,哪知道左江秋忽然喊起肚子不舒服,黛玉更是摸不着头脑了,这儿距离德麟宫更近,于是赶紧让扶着左江秋到了德麟宫,同时安排人去请太医。
许嬷嬷和顾嬷嬷也是一头雾水,同时又有些担心:诚郡王妃这要是在德麟宫出点儿什么事,那可就麻烦了。
于是二人交流了葛眼色,许嬷嬷上前向黛玉请示,要不要去通知宸妃娘娘。
哪知道左江秋却拉着黛玉胳膊给她使眼色,黛玉见左江秋可不像是不舒服,但也不知道她到底在搞什么鬼。
“孟嫂子的医术我也是信得过的,要不让孟嫂子先给你把把脉?”黛玉提起孟氏,左江秋也早就认识的。
哪知道左江秋摇头不答应,就要等着太医来。
贺太医来的还是很快,一听是诚郡王妃不舒服,他赶紧上前把脉。诊断了两遍才敢笑着恭喜。
“恭喜诚郡王妃,贺喜诚郡王妃。”贺太医说完,许嬷嬷和顾嬷嬷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也赶紧带着一屋子人上来恭贺。
黛玉赶紧差人去向皇后和周宸妃报喜。
周宸妃一听的确是喜上眉梢的,当即双手合十,先是谢菩萨又是谢祖宗保佑的,一面就要起身去瞧瞧。
一面朝着德麟宫走,周宸妃还向嬷嬷道:“秋儿这孩子还是粗心了,幸好太子妃照顾着。”
毕竟皇室宗亲女子,最在意身孕之事,一旦月信迟了就会请太医来瞧着,哪怕月份浅摸不出来也会按照有身孕的注意事项先养着。
却不想左江秋还进宫来,周宸妃就担心起来,赶着去德麟宫瞧瞧。
哪知道才走进德麟宫,就听见左江秋在说:“真是嫂子有福气,一到嫂子跟前,肚子不舒服都是喜事儿了。”
周宸妃还有几分疑惑,毕竟老五媳妇有孕的事儿,无论如何也算不到黛玉头上来的。
但转念想到皇后陪同天子去祭陵时候,她在宫内听到的几句闲话,说太子妃命格过硬,瞬间就明白过来:老五媳妇这是故意的,借自己怀孕,破除那些流言。
周宸妃早早就明白,老五是不可能是下一任帝王的,自己的儿子她这个当娘的最清楚了,他没那个本事。
而剩下的皇子里面,比起来,周宸妃当然最希望老三上位了,因为老三无论是能力还是品行都最好,更不用说,上回老三老五去直隶,老三还救了老五一命。
所以明白过来的周宸妃一边往里走一边笑道:“可不是,这可真是沾了太子妃的喜气了。”
周宸妃能明白,黛玉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呢,方才难怪左江秋如此表演,就可惜功夫不到位,着实别扭。
但她心意如此,黛玉十分感动。
得了消息的皇后打发人来看看,并嘱咐要好生安排,好好儿的送诚郡王妃回府,还吩咐说,定要让太医院重视起来。
没多久,就连天子那边也得了消息,很是高兴,吩咐送了不少赏赐去诚郡王府上。
晚间天子到周宸妃处,问起这事儿,周宸妃又笑着说:“还是太子妃冷静,那孩子毛毛躁躁的。”
天子听了对太子妃也甚是满意,当即赏了一套善琏湖笔给太子妃。
更有意思的是,过了几日就是初一,是宗亲并椒房女眷进宫的日子,虽说诰命们往日进宫是不拜见宸妃的,但这回不同,听闻诚郡王妃的喜讯,只要跟宸妃没仇的,总要去走一趟恭贺一下。
于是她们看见的就是眉开眼笑的宸妃,更从宸妃口中,听到了太子妃有福气的话语。
连日来京城不少关于太子妃命格过硬的说法,这种事儿,有人信有人不信,但这会儿,众人却都明白了一件事:不管太子妃命格到底硬不硬,起码人缘很硬。
为何这么说呢?想想,周宸妃背后的周家是大家族不说,她亲哥哥可是直隶总督。直隶那是什么地方,距离京城最近,所以能当上直隶总督,那就意味着,深得天子信任。
更别提诚郡王妃背后的左家,她爷爷父亲和大伯,可都是深得重用的武将,她父亲掌管着京城防卫。
所以,太子妃还真是个有福气的。
就在左江秋这儿替黛玉破解流言的时候,李纨惜春湘云等,则在为黛玉查证流言源头。
而湘云得知真相,仅仅是一个不经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