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理郡王府,情形似乎就有些微妙了,理郡王妃病了,不见客。理郡王本人倒是张罗着还请了客。就在年初五。
天子在宫内,消息却是灵通的很,他看着理郡王府这般,自然是不高兴的,但想着年节之下,也就忍了忍没说什么。
京中众人见怡郡王府只请了王爷和王妃的亲戚,不少人也都感叹,果然这对夫妻够谨慎。只是又见初十那日,怡郡王府居然再次宴客,不少人家又赶紧打听起来。
结果一打听吧,得知竟然是请了画堂春绣的那些人,有的人家不免就皱眉:“怡郡王府还真是不忌讳,那些都是个寡妇,多少不吉利啊。”
但也有人家夸赞:“怡郡王府做得很好啊,这些人的夫君为国捐躯了,如今又是给她们个贴补家用的法子,还宴请她们,可见王爷王妃心善。”
宫里头天子知道了,倒是对皇后说:“老三夫妇倒是周到,你这边让内务府送点儿东西去,朕不好亲自去,大过年的,让这些夫人们高兴高兴。”
皇后一听心下当然高兴了:玉儿她们这一举动,果然合了天子的意。于是当即叫了内务府来:“之前四川进贡来的橙子、山东来的苹果、直隶送来的大枣,本宫瞧着都很好,各挑一筐送到怡郡王府去。”
到皇后处听候差遣的当然不是内务府总管,而是广储司的单公公,此人从一个小太监一路做到广储司的领头太监,自然很有本事。
单公公一听,心下咂摸出来几分味道:皇后娘娘口中的这些进贡水果,之前赏赐各个王府的时候,三个王府也不过是一个王府一筐,如今单单又要给怡郡王府,看来果然怡郡王圣眷正浓啊。毕竟皇后娘娘吩咐的时候,陛下可就在旁边呢。说到底,还是陛下的意思。
于是单公公回去后,命人装好,自己亲自带了人去怡郡王府送东西。难得有个机会在怡郡王和王妃面前露个脸,就算是大雪天的,他也觉得值得。
怡郡王府自然是客客气气接待了他,单公公和几个送东西来的小太监都被请到茶房用茶,赵秉信给他们都送上了红包。
单公公当即笑呵呵向赵秉信说:“老弟日后,前途只怕不可限量啊。”
“借老哥哥吉言了。”赵秉信是萧霆钧身边最受重用的,怡郡王越好,他当然就越好了。
二人心照不宣。
内里做客的夫人和姑娘们,见了宫里送来的东西,自然十分高兴。
而宝琴,还给了黛玉两个不大不小的消息。
第128章 千丝万缕赏雪赏梅
宝琴告诉黛玉的第一个消息,其实黛玉已经听紫鹃说过了。
“我那好堂姐,让莺儿做了宝玉的姨娘。”宝琴低声说给黛玉听,见黛玉的神色,猜测黛玉已经知道了,然后又多说了两句,“王妃还记得莺儿有个干娘?”
黛玉当然记得,老叶妈,茗烟他娘,因为黑猫事件被逐出荣国府了。
“听我哥哥说,老叶妈一家如今倒是有些资产,在京郊买了房子,如今还开起来了一家小面馆子。”宝琴告诉黛玉,“我哥哥还去过一次,客人还不算少呢。”
这倒是有几分本事啊,黛玉觉得只要不碍着自己就无妨,不过还是略放在了心上。
而宝琴说的另一件事,就让黛玉不仅意外,而且还得细细记在心上,同时还要去打听一番才行。
“桂花夏家,如今攀上了新的关系,跟宫里头的一位充仪娘娘的娘家,往来上了。”如今因为薛蝌也经商,京城里也有些人脉,这种消息比黛玉这边还要灵通些呢。毕竟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商人间的消息,郡王府未必有。
充仪娘娘?黛玉立马想到了郭充仪,原因无他,最近这一位得宠嘛。
“是姓郭吗?”黛玉不太确定。
“应该是,我听我哥说,那位充仪娘娘本来是尚服局的,其兄长在太仆寺,是典厩署的署丞。”宝琴将知道的的消息都告知黛玉。
太仆寺的典厩署的署丞,那就是个从八品,掌饲马牛、给养杂畜。
太仆寺这个地方,说重要也重要,毕竟是负责马政和畜牧的中央机构,但比起来呢,也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充仪的哥哥是典厩署,所谓的典厩署,掌管诸牧监上缴的杂畜给纳之事,以便提供给朝廷相关部门及为皇宫服务,以满足这些部门畜产品所需。
听宝琴这么一说,黛玉已经确定就是郭充仪了。
“夏家倒是会走关系,竟然还能搭上这条线。”黛玉有些感慨,夏金桂这人的人品不怎么样,但也得承认,她和她母亲还真有几分本事,不然家业早被霍霍光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夏家有钱没势,郭家虽不是什么有大势力的人,但总归是个官,又有个娘娘在宫里,还没钱。”宝琴倒是看的透。